[实用新型]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1308.1 | 申请日: | 2008-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88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金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高新区激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04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扩散 薄膜 使用 液晶 显示装置 | ||
1、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它包括透明基板,所述的透明基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上扩散涂层,所述的上扩散涂层内设置有上扩散粒子,所述的上扩散粒子分布在所述的透明基板的上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扩散粒子包括大粒子和小粒子,所述的大粒子的最大几何尺寸为1~100微米,所述的小粒子的最大几何尺寸为0.1~50微米,所述的大粒子平行于所述的透明基板表面方向的几何尺寸与所述的小粒子平行于所述的透明基板表面方向的几何尺寸之比为2∶1~100∶1,所述的大粒子与所述的小粒子间隔排列,所述的上扩散涂层的成膜后厚度为所述的大粒子的最大几何尺寸的1/2~7/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基板由折射率为1.4~1.75的光学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的光学透明材料为玻璃、PET、PC、PMMA和PS中的任一种;所述的上扩散涂层的折射率为1.4~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粒子和所述的小粒子的形状为球形或椭球形,所述的大粒子和所述的小粒子的折射率为1.4~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粒子和所述的小粒子的形状为球形,所述的大粒子的粒径与所述的小粒子的粒径之比为2∶1~100∶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基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具有花纹结构的防粘接涂层,所述的防粘接涂层内设置有防粘接粒子,所述的防粘接粒子互不接触分散设置在所述的透明基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的防粘接粒子所占的面积之和与所述的防粘接涂层的面积之比为1/1000~1/100。
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发光的光源组件、液晶面板组件和至少一片光学扩散薄膜,所述的光学扩散薄膜包括透明基板,所述的透明基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上扩散涂层,所述的上扩散涂层内设置有上扩散粒子,所述的上扩散粒子分布在所述的透明基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的上扩散粒子包括大粒子和小粒子,所述的大粒子的最大几何尺寸为1~100微米,所述的小粒子的最大几何尺寸为0.1~50微米,所述的大粒子平行于所述的透明基板表面方向的几何尺寸与所述的小粒子平行于所述的透明基板表面方向的几何尺寸之比为2∶1~100∶1,所述的大粒子与所述的小粒子间隔排列,所述的上扩散涂层的成膜后厚度为所述的大粒子的最大几何尺寸的1/2~7/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组件包括光源、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的光源设置在所述的导光板的侧面,所述的光源为冷阴极荧光灯、外部电极荧光灯、发光二极管和热阴极荧光灯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扩散板和反射片,所述的光源设置在所述的扩散板与所述的反射片之间,所述的光源为冷阴极荧光灯、外部电极荧光灯、发光二极管和热阴极荧光灯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高新区激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高新区激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13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