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竹条编织按摩席子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1113.7 | 申请日: | 200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89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晶 |
主分类号: | A47G9/00 | 分类号: | A47G9/00;A47C27/00;A61H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33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条 编织 按摩 席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上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竹条编织的具有按摩效果席子。
背景技术
人们充分利用竹材资源,开发出许多竹制产品,采用天然竹子制成的竹席,夏天使用时具有凉爽、透气,人体接触无毒无害,有益健康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欢。在现有的技术中,天然竹子制成的竹席,缺少按摩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席子。
本实用新型竹条编织按摩席子的技术方案,包括由竹条与编织线编织成的席面,席面的背部粘胶复合固定片,席面和固定片的周围缝合包边带,所述席面设置成一根或者一根以上的平竹条相隔着一根或者一根以上的开槽竹条编织:所述席面可以是平竹条以两端根数多逐渐向中部根数少、开槽竹条以两端根数少逐渐向中部根数多设置;或者开槽竹条以两端根数多逐渐向中部根数少、平竹条以两端根数少逐渐向中部根数多设置;或者平竹条以一端根数多逐渐向另一端根数少、开槽竹条以一端根数少逐渐向另一端根数多设置;或者开槽竹条以一端根数多逐渐向另一端根数少、平竹条以一端根数少逐渐向另一端根数多反复设置。
本实用新型竹条编织按摩席子的有益效果在于,平竹条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大,开槽竹条与人体的面积小,通过平竹条、开槽竹条根数的变化编织成的席面,在人体重量的压力接触时,人体的受力情况不同,能够起到对人体的按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竹条编织按摩席子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竹条编织按摩席子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竹条编织按摩席子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竹条编织按摩席子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I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5中A—A切面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所示的竹条编织按摩席子,包括由竹条与编织线2编织成的席面6,席面6的背部粘胶复合固定片5,席面6和固定片5的周围缝合包边带1,所述竹片有平竹条3和开槽竹条4,所述席面6的平竹条3以两端根数多逐渐向中部根数少、开槽竹条4以两端根数少逐渐向中部根数多设置。本实施例的具体数量为,席面6两端部的平竹条3是6根、开槽竹条4是2根,然后平竹条3是5根、开槽竹条4是4根,然后平竹条3是4根、开槽竹条4是8根,然后平竹条3是3根。
第二实施例
图2所示的竹条编织按摩席子,包括由竹条与编织线2编织成的席面6,席面6的背部粘胶复合固定片5,席面6和固定片5的周围缝合包边带1,所述竹片有平竹条3和开槽竹条4,所述席面6的开槽竹条4以两端根数多逐渐向中部根数少、平竹条3以两端根数少逐渐向中部根数多设置。本实施例的具体数量为,席面6两端部的开槽竹条4是6根、平竹条3是3根,然后开槽竹条4是5根、平竹条3是5根,,然后开槽竹条4是4根、平竹条3是7根,然后开槽竹条4是2根。
第三实施例
图3所示的竹条编织按摩席子,包括由竹条与编织线2编织成的席面6,席面6的背部粘胶复合固定片5,席面6和固定片5的周围缝合包边带1,所述竹片有平竹条3和开槽竹条4,所述席面6的平竹条3以一端根数多逐渐向另一端根数少、开槽竹条4以一端根数少逐渐向另一端根数多设置。本实施例的具体数量为,席面6一端部的平竹条3是7根、开槽竹条4是1根,然后平竹条3是6根、开槽竹条4是2根,然后平竹条3是5根、开槽竹条4是4根,然后平竹条3是4根、开槽竹条4是8根,然后平竹条3是3根、开槽竹条4是16根。
第四实施例
图4所示的竹条编织按摩席子,包括由竹条与编织线2编织成的席面6,席面6的背部粘胶复合固定片5,席面6和固定片5的周围缝合包边带1,所述竹片有平竹条3和开槽竹条4,席面6的开槽竹条4以一端根数多逐渐向另一端根数少、平竹条3以一端根数少逐渐向另一端根数多反复设置。本实施例的具体数量为,,席面6一端部的开槽竹条4是7根、平竹条3是3根,然后开槽竹条4是6根、平竹条3是5根,然后开槽竹条4是5根、平竹条3是7根,然后开槽竹条4是7根、平竹条3是3根,然后开槽竹条4是6根、平竹条3是5根,然后开槽竹条4是5根、平竹条3是7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晶,未经徐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11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