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用型气扳机的气马达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0960.1 | 申请日: | 200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14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友利 |
主分类号: | B25B21/02 | 分类号: | B25B2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台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用 扳机 马达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扳机,特别是涉及气扳机的气马达转子。
背景技术
在组装和拆卸各种机器设备时,通常需借助气动工具来完成,如气扳机就是一种风动螺纹安装工具,主要用于装卸螺纹紧固件,可提高螺纹紧固件的装卸效率,减轻装配劳动强度,并保证装配质量。气扳机由安装在壳体内的动力组件和打击组件组成,动力由气马达提供,气马达包括气缸、转子和叶片,气缸两端分别装有前端板和后端板,气马达经过螺栓固定在后壳体内;转子通过花键联接带动冲击筒,冲击筒经打击销带动打击块,打击块冲击打击轴的打击面,受到冲击的打击轴的方头与套筒联接输出扭矩做功。但是由于热处理心部强度不足或者花键处的直径不够,导致气扳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转子的花键处出现断裂失效,其断口有较大的塑性变形,转子的使用寿命短。针对这种情况,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措施:第一,使用强度好的材料作为转子材料,但是成本较高;第二,在不更换材料的情况下,通过热处理来提高转子的心部强度,但是由于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和性能影响,热处理操作存在难度,很难达到预想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改变转子在花键处的结构,提高抗扭强度,从而延长转子的使用寿命,成本低,易于加工制造的耐用型气扳机的气马达转子。
本实用新型耐用型气扳机的气马达转子的技术方案是:气扳机包括后壳体和前壳体,后壳体内装有由气缸、转子和叶片组成的气马达,气缸两端分别装有前端板和后端板,前端板经弹簧碟片与前壳体相接触,转子通过花键联接带动冲击筒,冲击筒经打击销连接打击块,打击块冲击打击轴的打击面,打击轴的方头与套筒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的花键齿数是12个。
本实用新型耐用型气扳机的气马达转子,主要利用分度圆直径d、模数m和齿数Z之间的关系:d=m×Z,在模数m不变的情况下,齿数Z与直径d成正比,齿数Z增大,直径d也增大,因此,花键齿数增加后,可增大花键处的直径,从而提高转子的抗扭强度。由静态扭矩抗扭试验也可表明,原花键参数的转子(原花键齿数一般采用11个)在平均承受366N.M时花键处被扭断,而本方案的转子在平均承受578N.M时花键处被扭断,转子花键处的抗扭强度与原来相比提高了58%,从而大大提高了转子的使用寿命;并且无需采用性价比高(价格高,性能好)的材料,成本省,又易于加工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子与冲击筒的装配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用型气扳机的气马达转子,如图1所示,气扳机包括后壳体20和前壳体18,后壳体20内装有由气缸6、转子4和叶片5组成的气马达,气缸两端分别装有前端板8和后端板2,前端板8经弹簧碟片9与前壳体18相接触,弹簧碟片9可压紧气马达,保证气马达的密封性,转子4通过花键41联接带动冲击筒17,冲击筒17经打击销16连接打击块13,打击块13冲击打击轴14的打击面,打击轴的方头与套筒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4的花键41齿数是12个(如图2所示),主要利用分度圆直径d、模数m和齿数Z之间的关系:d=m×Z,在模数m不变的情况下,齿数Z与直径d成正比,齿数Z增大,直径d也增大,因此,花键齿数增加后,可增大花键处的直径,从而提高转子的抗扭强度。由静态扭矩抗扭试验表明,原花键参数的转子(原花键齿数一般采用11个)在平均承受366N.M时花键处被扭断,而本方案的转子在平均承受578N.M时花键处被扭断,转子花键处的抗扭强度与原来相比提高了58%,从而大大提高了转子的使用寿命;并且无需采用性价比高(价格高,性能好)的材料,成本省,又易于加工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友利,未经王友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09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