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剑杆织机送纬剑的夹纱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20499.X | 申请日: | 2008-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09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华;孙乃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华;孙乃晶 |
| 主分类号: | D03D47/23 | 分类号: | D03D47/23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关寿 |
| 地址: | 312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送纬剑 夹纱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剑杆织机送纬剑的夹纱器。
【背景技术】
剑杆织机的纬纱交接是由送纬剑来完成的,现有送纬剑由剑壳、夹纱器、导纱片、海绵体等组成,夹纱器是送纬剑上最关键的部件,其包括上夹、下夹,夹纱器安装在送纬剑的剑壳上,下方垫有海绵体等弹性材料。送纬剑的夹纱是由夹纱器的上夹、下夹来完成的,夹纱面涨力是依靠安装在剑壳与夹纱器之间海绵体的自身弹性来调整,因海绵体自身弹性达不到夹纱的涨力要求,其涨力调整幅度小,夹纱时纱线容易起皮,造成残纱留在夹面上,不能正常工作。因此,现有夹纱器存在弹性死板,夹纱涨力调整困难的问题,同时,也无法适应现有众多产品的织造要求;此外,海绵体作为弹性体,其抗搞疲劳强度差、易老化、难操作,而夹纱器的结构又对海绵体产生过大的承受力,容易超过海绵体的自身弹性限度,使海绵体失去其在夹纱器中应有的作用,造成剑杆织机停车,致使停车率高;最后,现有夹纱器在送纬剑上的安装、维修都不方便。针对上述诸多技术问题,申请人曾向专利局提出名为“一种剑杆织机送纬剑上的夹纱器”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其上下夹间弹力的调整通过移动弹簧片来完成,但其存在弹力调节及上下夹装配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下夹间夹持力调节简便及上下夹装配方便的剑杆织机送纬剑的夹纱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剑杆织机送纬剑的夹纱器,包括上夹、与上夹配合的下夹,上夹开一腰孔,一螺栓穿过置于上夹上方的弹性片及上夹的腰孔后与下夹螺接。
所述的夹纱器,弹性片为金属弹簧片,呈弧形。
送纬剑是剑杆织机的关键部件,其直接影响纺织面料的质量、产量及织机的正常运作。本实用新型的夹纱器利用调节螺栓来调节上下夹间的夹持力,达到夹纱面的夹纱要求,使剑杆织机适应更多产品的织造需求,织造出高质量、高产量的面料产品。此外,本夹纱器的上下夹的装配也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送纬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纱器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剑杆织机送纬剑包括剑壳1、夹纱器2、导纱片3、底板4、侧板5,底板4固定于剑壳1的底部,侧板5固定于剑壳1的一侧。夹纱器2与剑壳1螺接,导纱片3安装于剑壳1,处于夹纱器2的旁边。
如图2、3所示,夹纱器2包括上夹6、下夹7,上夹6开有螺孔,以便与剑壳1螺接,上夹6的下平面形成一定位槽,中部形成一腰孔11。上夹6上方置有的弧形弹簧铁片8,弹簧铁片8开有一腰形孔12。下夹7一端折弯,该端置入上夹6的定位槽。调节螺栓10穿过弹簧片8的腰形孔12及上夹的腰孔11后与下夹7螺接。调节螺栓10压紧弹簧片8,通过旋紧或放松调节螺栓10来调整上下夹间的夹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华;孙乃晶,未经张建华;孙乃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04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段选针电脑针织横机三角装置
- 下一篇:棒状石墨碳阳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