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排气囊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0489.6 | 申请日: | 200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95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勇 |
主分类号: | A43B21/28 | 分类号: | A43B21/28;A43B13/14;A43B7/32;A43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将鞋腔内的污气排出鞋外的呼吸鞋的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呼吸鞋,也有叫空调鞋的,但是这些呼吸鞋一般都存在排气效果不佳的缺陷,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排气量不足,不能将污气大量排出,而且由于鞋跟的体积较小也不能通过大幅度扩大排气端截面积的方式实现大排量排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排气囊,安装该气囊的呼吸鞋能够实现大排量排气。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排气囊内带有气室,气囊上还设置有单向导通的第一排气端和第二排气端,气囊带有多个第一排气端,每个排气端的排气方向一致,气囊带有多个与外界导通的第二排气端,每个第二排气端的排气方向一致并与第一排气端的排气方向相反。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排气囊带有多个与气流道导通的第一排气端,每个排气端的排气方向一致,气囊带有多个与外界导通的第二排气端,每个第二排气端的排气方向一致并与第一排气端的排气方向相反,在此多个排气端共同作用能够在不扩大个别排气端截面积的情形下实现排气量的扩大(如果扩大个别排气端的截面积可能会超过鞋跟的厚度要求),从而能够强力而又大量地将鞋腔内的污气排出鞋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多排气囊的呼吸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大底安装上气囊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多排气囊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仰视图。
图5为图3的左视图。
图6为图3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并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排气囊带有单向导通的第一排气端5和第二排气端11,气囊4带有多个与气流道9导通的第一排气端5,每个排气端5的排气方向一致,气囊4带有多个与外界导通的第二排气端11,每个第二排气端11的排气方向一致并与第一排气端5的排气方向相反,在此第一排气端5和第二排气端11的排气方式只有两组方式,一、第一排气端5单向导通气流道9到气囊4,第二排气端11单向导通外界到气囊4内腔;二、第一排气端5单向导通气囊4到气流道9,第二排气端11单向导通气囊4内腔到外界;所谓第一排气端5和第二排气端11的排气方向相反是指第一排气端5向气囊4单向排气时,第二排气端11必定向外界单向排气,第一排气端5和第二排气端11不能同时向气囊4单向排气。气囊4上共设置有两个第二排气端11,每个第二排气端11的出口分别设置于鞋跟3的两侧,气囊4上共设置有两个第一排气端5,每个第一排气端5均设置于气囊4的前端并与气流道9导通。如图2所示,为了更大的增加排气量气囊4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再带有一个第二排气端11,该第二排气端11的出口设置于鞋跟3的后侧,大底7上共分布有两条排气通道8,每个排气通道8分别与一个第一排气端5导通,大底上的排气通道8的增加主要为第一排气端5的增加而配套,使其排气量能够同时有效的增长。在本实施例中气囊4除了具有呼吸功能外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弹性作用进行减震助力。
如图1所示,为了增强气囊4的弹性回复功能,增强气囊4呼吸的强度,气囊4内还可以设置有与气囊本体一体成型的支承体12,该支承体12由弹性材料制成,该支承体12内开设有气室13,支承体12上分布有导通气室13内外的排气孔14,在气囊4被压缩的同时支承柱12同时被挤压,气室13内的空气同样通过排气孔14向外强力排出,可以使气囊4的排出的气流流速更快,更加彻底的将污气排出,而且支承柱12可以对气囊4的上下层起到支承作用,增加其弹性回复力。同时为了更加彻底的吸附鞋内的污气,还可以在气室13内设置纳米包15,纳米包15内放置有纳米粉,纳米包15上开设有气孔,流入气室13内的污气会进入气室13内,纳米包15可以将污气内的有害和发臭的颗粒吸附,从而可以增强污气的排解功能。
如图3所示,气囊4内的气室可以是多个甚至是十个以上,使气囊4内部更加紧凑,增强其弹性回复功效,使其更加牢固耐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勇,未经李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04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贵金属面皮带扣
- 下一篇:固态成像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成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