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签纸盒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0439.8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88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亮 |
主分类号: | B42F17/00 | 分类号: | B42F17/00;B42F17/30;B43M17/00;B65D43/2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400浙江省余姚市阳明西路7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签 纸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签纸盒。
背景技术
便签纸作为一种常用的备忘记录用纸,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很多时候,例如外出进行商务谈判,或外出时零时需要记录电话号码等等,人们经常需要将便签纸随身携带以作备忘之用,然而便签纸之间是用胶水粘贴在一起的,并且便签纸之间使用的胶水很容易滑脱,这样将一叠便签纸放置在随身携带的包包里时便签纸容易散落,不易管理,并且如果胶水粘到其他的物品时,对其他物品的握持会带来不便。
并且,人们在使用便签纸做备忘录时,需要使用书写工具,然而人们在外出时,由于书写工具和便签纸是分开放置的,这就容易造成两种工具没有全部带全的情况,这也会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携带、既能放置便签纸还能提供书写工具的便签纸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便签纸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置有便签纸的盒体、与该盒体相配合的盒盖及一书写工具,所述盒体上设有一与书写工具外轮廓相配合的夹持部,所述书写工具嵌于所述夹持部内。这样,便签纸就可以放置在盒体内,不容易散落;另外书写工具随同便签纸盒一起,嵌于在盒体上的夹持部内,这样就使书写工具和便签纸连在一起,就不会出现只带了书写工具而忘记带便签纸或只带了便签纸而忘记带书写工具这样的问题,携带方便。
为了体现个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签纸盒的盒盖的上开设有一镂空,所述盒盖的背面上与该镂空相对应的部位设有档板,档板与盒盖之间设有放置相片的缝隙。这样,使用者可以将自己或亲人的照片放在镂空处,以彰显自己的个性。
当然,所述镂空为可以任意图形,例如方形或圆形或星形或扇形,以满足不同外观要求。
进一步改进,所述镂空与所述档板间还设有一与镂空形状向配合的透明垫片,这样相片可以放置在档板与透明垫片之间,可以有效防止相片直接暴露在外画面容易磨损的问题。
所述夹持部的结构为:所述盒体上开设有与书写工具外轮廓相配合的凹槽,在该凹槽边缘适当部位设有供书写工具夹持的弧形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一可放置便签纸的盒体及嵌于在盒体上的夹持部内的书写工具,使得便签纸放置在盒体内不易到处散落;书写工具随同便签纸盒一起放置,使书写工具和便签纸连在一起,就不会出现只带了书写工具而忘记带便签纸或只带了便签纸而忘记带书写工具这样的问题,携带方便,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便签纸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便签纸盒在盒盖打开状态下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便签纸盒在盒盖打开状态下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的便签纸盒,包括容置有便签纸6的盒体1、与该盒体相配合的盒盖2及一书写工具3。其中便签纸6可以为一叠,也可以为多叠;盒盖2与盒体1的顶部开口面一侧活动连接,这里的活动连接结构可通过轴动连接,也可以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常见的各种活动连接结构,而盒盖2与盒体1的顶部开口面的相对侧可以通过卡扣配合相连。盒体1上设有一与书写工具外轮廓相配合的夹持部,书写工具3嵌于夹持部内。夹持部可设置在盒体1的底侧面上,也可以设置在左右侧面上,本实施例中夹持部设置在盒体1的底侧面上。
并且夹持部的结构为:在盒体1上开设有与书写工具外轮廓相配合的凹槽12,在该凹槽边缘适当部位设有供书写工具夹持的弧形挡板11。
盒盖2的上开设有一镂空21,盒盖2的背面上与该镂空相对应的部位设有档板4,档板4与盒盖2之间设有放置相片的缝隙。
镂空的形状为任意图形,可以为方形或圆形或星形或扇形,本实施例中为方形。
镂空21与档板4之间还设有一与镂空形状向配合的透明垫片(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亮,未经洪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0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