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0323.4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24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金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关波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A61L9/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000浙江省临海市柏叶***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空气净化器有臭氧型、香气覆盖型、等离子体型和负氧离子型,虽然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对空气进行净化,但臭氧型对人体的皮肤和器官会造成伤害,而且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消除有害气体;香气覆盖型、等离子体型及负氧离子型有清新空气的作用,但都不能明显的对空气进行本质上的净化,空气中的细菌、微生物仍然能对人的身体构成严重威胁。专利号为:200420051431.2公开了一种纳米空气净化器,利用纳米网栅,加强空气对流,虽然能够快速的进行杀菌和分解有害气体,但是对空气中有毒有害的粉尘颗粒等不能有效的进行清除,对于空气中的苯、甲醛等有毒有害的化学气体清除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后壳体及对应设置的前壳体,后壳体内部相应配合设置带电机的风扇、控制电路、紫外线灯,紫外线灯的照射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片纳米除菌网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除菌网栅一侧配合设置过滤竹炭。
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壳体与前壳体连接构成的壳体相应的一侧配合设置进风口。
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除菌网栅一侧与所述的进风口之间配合设置过滤竹炭,且过滤竹炭设置在进风口风向流动方向的截面位置上。
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壳体上配合设置按钮控制模块。
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壳体与风扇对应位置上配合设置出风口。
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钮控制模块上配合设置电源、自控、手控三个按钮。
上述一种空气净化器,利用紫外线灯,加强空气对流,结合过滤竹炭,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空气中的细菌、微生物、粉尘颗粒能快速有效的进行清除,对空气中甲醛、苯类等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清除效率也有着显著的提高,其中苯类、氯化乙烯类等的清除率达到95%以上,大大改善了空气质量,及其有效的保护了人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后壳体、1a-前壳体、2-出风口、3-风扇、4-电机、5-控制电路、5a-按钮控制模块、6-进风口、7-过滤竹炭、8-纳米除菌网栅、9-紫外线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后壳体1及对应设置的前壳体1a,后壳体1与前壳体1a连接构成的壳体相应的一侧配合设置进风口6,后壳体1内部相应配合设置带电机4的风扇3、控制电路5、紫外线灯9,紫外线灯9的照射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片纳米除菌网栅8,纳米除菌网栅8一侧与进风口6之间配合设置过滤竹炭7,且过滤竹炭7设置在进风口6风向流动的截面位置上,前壳体1a上配合设置设有电源、自控、手控三个按钮的按钮控制模块5a,且前壳体1a与风扇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出风口2。紫外线灯9、电机4的电源输入端与控制电路5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并通过按钮控制模块5a上的自控或手控按钮进行选择控制。控制电路5是采用常用的定时控制、循环工作的电路,控制电路5工作,控制输出端便会使紫外线灯9和风扇电机4进行工作,紫外线灯9发出紫外光,配合设置在该紫外线灯9左右的两片纳米除菌网栅8,对空气中的细菌进行有效的消除,电机4带动风扇的转动,使壳体内形成空气对流,外部混杂空气由进风口6进入,经过纳米除菌网栅8一侧与进风口6之间设置的过滤竹炭7,再经过纳米除菌网栅8及紫外光灯9的照射,有效进行粉尘颗粒、细菌、有毒有害化学气体的处理,再由风扇3通过出风口2向外界扇出清新空气,给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有效保护人的身心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关波,未经金关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03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凝吸附油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电动绞盘机的离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