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电缆铝箔纵包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0308.X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65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邱炳辉;刘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导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26 | 分类号: | H01B13/26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13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电缆 铝箔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工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轴电缆铝箔纵包模具。
背景技术
在同轴编织工序中,铝箔由导轮输送,随同同轴绝缘线进入铝箔纵包模具,然后以同轴绝缘线为轴心,包覆同轴绝缘线。现有技术中,铝箔纵包模具通常由塑料制成,其锥形孔长度一般为该锥形孔最小直径的5至7倍,同时锥形角角度较大,通常在5°以上。使用这样的同轴电缆铝箔纵包模具,不容易在该模具内有效地将铝箔完整地包覆在同轴绝缘线上,经常出现铝箔叠边部分呈荷叶状及同轴绝缘线未被铝箔包覆的漏包现象,与漏包现象伴生的是铝箔褶皱现象。由此造成电缆性能稳定性降低,特别是回波损耗增大。此外,由于现有铝箔纵包模具是塑料材质,磨损较快,比较容易造成最锥形孔失圆,更易导致铝箔不能完好包覆绝缘线、铝箔起皱或呈荷叶状等一系列问题,除了使同轴电缆性能下降以外,也带来生产成本的上升和人力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同轴电缆铝箔纵包模具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锥形孔长度加长且材质钢性加强的同轴电缆铝箔纵包模具,以提高同轴电缆结构的稳定性和编织质量,减小回波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轴电缆铝箔纵包模具,模具体上具有至少一段孔径渐变的锥形孔,铝箔随同同轴绝缘线进入该锥形孔之后径向包覆同轴绝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的长度为该锥形孔最小直径的12倍或以上。
作为优选,该锥形孔的孔径均匀变化,在孔径最小端形成3°的锥形角。
作为优选,该铝箔纵包模具由金属材料制成,锥形孔内壁光滑。
适用本实用新型的好处是,可以提高模具本身使用寿命,避免铝箔起皱、叠边部分呈荷叶状及漏包等现象,提高同轴电缆结构的稳定性和编织质量,减小回波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同轴电缆铝箔纵包作业时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部分的编号如下:1-同轴绝缘线,2-铝箔,3-模具入口,4-模具体,5-模具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的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同轴电缆铝箔纵包模具,它由钢材加工而成,模具体4内部制有一个锥形孔,左边的孔径大,是模具入口3,右边的孔径小,是模具出口5,待包覆的同轴绝缘线1和铝箔2都从模具入口3同步进入模具体4的锥形孔中。锥形孔内部光滑,孔径从模具入口3到模具出口5均匀减小,在本实施例中构成3°的锥形角。锥形孔的长度为模具出口5直径,暨该锥形孔最小直径的12倍。实践证明,利用这样的同轴电缆铝箔纵包模具,可以很好地解决铝箔起皱、叠边部分呈荷叶状及漏包等问题,特别是对于厚铝箔(总厚度在0.065mm以上的铝箔),包覆同轴绝缘线的效果尤为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导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导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03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自锁功能的变频自动拉紧式绞车
- 下一篇:按压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