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空防坠落用C形导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20034.4 | 申请日: | 2008-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07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信德电力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晋英 | 
| 地址: | 3258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防 坠落 导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空防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高空防坠落用C形导轨。
背景技术
在电力输变电线路杆塔、变电构架、通信杆塔及建筑等领域中都离不开登高作业,近年来,电力发展速度较快,对安全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网建设和改造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大量的施工、检修工作任务都涉及到登高作业,如果没有可靠的防坠落设备,就会给工作人员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此类防坠落设备中所用的C形导轨的底边上设有卡座及螺栓固定孔,该卡座在C形导轨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很大的冲击力,因此对于C形导轨的安全要求要比一般摩擦式防坠落设备的轨道的设计要严格。
目前,C形导轨上的卡座主要是冲压C形导轨的底边形成,一般为三边开口式、两边开口两边拉伸式;此类形式的设计在使用过程中所承受过大的负载冲击有可能导致卡座变形或损坏,卡座变形后,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的安全则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承受负载冲击力、安全可靠的高空防坠落用C形导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空防坠落用C形导轨,包括有轨道本体,所述的轨道本体上设有螺栓固定孔及突起的卡座,所述的卡座仅其一边与轨道本体具有开口,卡座的前部分大体呈矩形,并沿轨道本体纵向拉伸,其后部分大体呈锥形,后部分的一端与前部分衔接,其余部分与轨道本体连接。
此项中卡座仅其一边与轨道本体具有开口,卡座的前部分大体呈矩形,并沿轨道本体纵向拉伸,其后部分大体呈锥形,后部分的一端与前部分衔接,其余部分与轨道本体连接,这样设置使得卡座形成一个三角形式的受力架,使其受力面变大,能够承受较大负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卡座具有四条边,其前部分为工作端,该工作端处的边与轨道本体之间设有开口,卡座后部分具有三条边,分别与轨道本体之间呈弧面过渡连接。
此项中卡座具有四条边,其前部分为工作端,该工作端处的边与轨道本体之间设有开口,卡座后部分具有三条边,分别与轨道本体之间呈弧面过渡连接。这样设置结构简单,对轨道本体底面进行冲压即能达到此种效果,而且承受负载力强,从而保证了高空作业人们的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高空防坠落用C形导轨,包括有轨道本体1,轨道本体1包括有底面11及对称设于底面11两侧的倒L行侧面12,轨道本体1的底面11上设有螺栓固定孔13及突起的卡座14,所述的卡座14仅其一边与轨道本体1具有开口2,卡座14的前部分141大体呈矩形,并沿轨道本体1纵向拉伸,其后部分142大体呈锥形,后部分142的一端与前部分衔接,其余部分与轨道本体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本体1的底面11经过冲压后形成卡座14,卡座14的大体形状为半个高脚杯形,使卡座14形成一个呈三角的受力架,卡座14受到冲压后具有四条边,其前部分141为工作端,该工作端处的边143与轨道本体1之间设有开口2,其余三边144与轨道本体1之间呈弧面过渡连接,这样设置使得卡座14的受力面变大,能够的承受负载也就更大,保证了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
所述的轨道本体1使用螺栓通过其上设置的螺栓固定孔13固定在构建物上,与适配的防坠器配套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信德电力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信德电力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00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滚筒式多色印刷装置和滚筒式多色单面或双面印刷机
 - 下一篇:源极驱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