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可延伸按键的鼠标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19836.3 | 申请日: | 2008-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02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 发明(设计)人: | 曾天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延伸 按键 鼠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鼠标,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可延伸按键的鼠标。
背景技术
鼠标为操控电脑时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使用者必须选用适合自己的鼠标,若长期使用大小不合适的鼠标,则容易引起使用者手腕不适或手部肌肉拉伤。因此,使用适合的鼠标便显得相当重要。
目前市售的鼠标虽然有不同尺寸的设计,以适合不同手掌大小的使用者。然而,其通常为鼠标本身即具有固定尺寸,不但可选择的尺寸有限,且使用时无法对鼠标外型(尤其是长度)进行细部调整。因此,在背景技术的鼠标并无法一体适用于各种手掌大小的使用者。
另外,在外出的场合,标准尺寸的鼠标在携带上并不方便,使用者并无法将鼠标体积缩小以便于携带。
此外,市面上少有针对惯用左手的使用者设计鼠标,惯用左手的使用者通常仅能选用左右对称的鼠标,然而每只手指长度皆为不同,以人体工学来说,使用者食指所接触的鼠标按键理应较长,因此左右对称的鼠标在使用时仍无法完全符合使用者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可延伸按键的鼠标,其可调整每一按键的位置,以改善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可延伸按键的鼠标,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从一种具有可延伸按键的鼠标,其包括主体、至少一延伸装置与至少一按键。其中,至少一延伸装置连接主体,每一按键连接每一延伸装置。通过至少一延伸装置的作动,使得每一按键具有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在第二使用状态时,每一按键的至少一部分凸出于主体之外,使得鼠标在第二使用状态的总长度大于第一使用状态的总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每一延伸装置包括滑槽与滑轨,其中滑槽连接主体,滑轨连接按键,使得每一按键与主体之间可相对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每一延伸装置包括枢转部,使得每一按键可与主体相对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鼠标设有延伸装置,由此可调整该鼠标的每一按键的位置,以适用不同长度的手指进行操作,从而达到人体工学的合理性,以更利于使用者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延伸按键的鼠标的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第二导引单元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延伸按键的鼠标在第一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延伸按键的鼠标在第二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延伸按键的鼠标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延伸按键的鼠标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元件代表符号说明
鼠标 1、1a 主体 10、10a
第一导引单元 12 定位凹部 122
连接部 14、24 按键 20、20a、20b
第二导引单元 22 弹性滑动件 221
定位凸部 222 斜边 223
延伸装置 30、30a 枢转部 32、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4。图1为具有可延伸按键的鼠标的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的第二导引单元的放大图,图3为具有可延伸按键的鼠标在第一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4为具有可延伸按键的鼠标在第二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鼠标1包括主体10、延伸装置30与按键20、20a。其中,延伸装置30分别连接主体10与按键20、20a。
主体10为鼠标1的主要壳体的部位。按键20、20a可为鼠标1的左键、右键或中央按键等。
每一延伸装置30由第一导引单元12与第二导引单元22所构成,该第二导引单元22可连接于第一导引单元12。第一导引单元12与第二导引单元分别连接不同部位:第一导引单元12相连于主体10,第二导引单元22固定于按键20、20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引单元12为滑槽,第二导引单元22为滑轨,通过滑轨沿着滑槽滑动的方式,使得按键20、20a可向外滑出后凸出于主体10之外,并且可进一部调整按键20、20a的凸出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9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U盘
- 下一篇:花卉观赏类植物专用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