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式增氧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9663.5 | 申请日: | 200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71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吴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为国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8浙江省台州市路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流 增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氧机,特别是涉及射流式增氧机,属于渔业养殖机械。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水产养殖中对鱼虾有救生和助长的设备。现有的机械式增氧机主要有水车式、叶轮式和喷水式三大类型,也有一种射流式增氧机。其中一种射流式增氧机是用浮船将电机及射流管浮起,射流管内有空心轴连接电机一起旋转,带动叶轮使水高速流动形成负压,将空气吸入水中增加水体溶氧量,防止鱼虾因缺氧而浮头。但已有射流式增氧机的连轴器的主动件有扒爪,连轴器的被动件有与主动件扒爪相对应的孔,被动件装在空心轴上,主动件与被动件有进风空间,这种增氧机的连轴器不可靠。其它结构可靠的连轴器都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连轴器装置简单的、可靠的增氧机。
本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式增氧机的技术方案是:主要由主机、浮体机构、支承机构、防淋水机构等组成的,主机是由电机、连轴器、射流管、空心轴、滑动轴承、叶轮组成,浮体机构是由浮船,连杆等组成,支承机构是由支承座、支承轴等组成,防淋水机构是由防水罩及防水帽组成,射流管有外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式增氧机,连轴器是一段软胶管和两端卡箍组成的,两端各被卡箍卡在电机轴套和空心轴上,空心轴上有内进风口,内进风口也可制在轴套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式增氧机,软胶管两端的端部封闭的圆筒型卡套,是由钢板拉伸而成的,用专用工具缩径而卡住软胶管两端,端部封闭的圆筒型卡套有利于软胶管两端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式增氧机,软胶管一端直接卡在电机轴上,另一端卡在空心轴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式增氧机,塑料支承座连接浮船,支承座上制有U型槽,电机下部两边有支承轴,支承轴装在U型槽中,调节杆可以调节不同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式增氧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式增氧机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式增氧机端部封闭的圆筒型卡套卡在轴套上,轴套上开有进风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式增氧机端部封闭的圆筒型卡套直接卡在电机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式增氧机支承座和支承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式增氧机的电机下部的支承轴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式增氧机的调节射流角度示意图。
图中:1.防水罩,2.电机,3.下端盖,4.支承轴,5.六角螺栓,6.支承座,7.连杆,8.浮船,9.调节杆,10.紧定螺钉,11.卡箍,12.轴套,13.软胶管,14.空心轴,15.射流管,16.衬套,17.滑动轴承,18.滤网,19.圆螺母,20.叶轮,21.内进风口,22.电机轴,23.U型槽,24.固定柱,25.端部封闭的圆筒型卡套,26.外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射流式增氧机,如图1所示,一种射流式增氧机主要由主机、浮体机构、支承机构、防淋水机构等组成的,主机是由电机2、连轴器、射流管15、空心轴14、衬套16、滑动轴承17、叶轮20、圆螺母19、滤网18等组成,浮体机构是由浮船8,连杆7等组成,支承机构是由支承座6、支承轴4等组成,防淋水机构是由防水罩1及防水帽组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式增氧机,电机2连接射流管15,电机轴22通过连轴器带动空心轴14和叶轮20旋转,使水高速流动形成负压,将空气通过外进风口26到内进风口21通过空心轴14进入水中,达到增氧之目的。为了防止空心轴14磨损,空心轴14外有衬套16,滑动轴承17装在射流管15端部,空心轴14连接叶轮20用圆螺母19紧固,叶轮20外有滤网18,滤网18将滑动轴承17固定在射流管15端部。其特征在于连轴器是一段软胶管13和两端卡箍组成的,软胶管13是由橡胶制成,为了软胶管13增加强度,软胶管13内有编织线。
连轴器的连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如图2所示,电机轴22和轴套12用键和紧定螺钉10连接,轴套12一端衬在空心轴14内,轴套12和空心轴14外有软胶管13,用喉箍或铁丝扎紧,轴套12或空心轴14的侧面至少开有一个内进风口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为国,未经吴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96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