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全封闭隔热保温、抗震墙体砖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19642.3 | 申请日: | 2008-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04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建 |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B1/76;E04B2/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0700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封闭 隔热 保温 抗震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结构材料制品,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墙体结构,可达全封闭隔热保温、抗震的预制砖块。
背景技术
目前,墙体的隔热保温普遍采用内墙式、外墙式、墙(砖)内式三种形式。内墙式就是在墙体内侧设置隔热保温层。实际使用中,外墙式优于内墙式,这是很多建筑专家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由于外墙式将隔热保温层置于外墙外侧,直接承受日晒雨淋,受温度变化、自然风化等各种自然因素影响,隔热保温层极易开裂,使用寿命大大缩短,隔热保温效果不大。外墙式若是采用饰面砖型或板状等结构,使用于高楼大厦容易脱落造成安全事故。墙内式就是在墙体的每块单砖体内设置多个空腔,在空腔内塞满保温隔热泡沫,以此阻挡太阳辐射热内传。此法的弊病是,热能可以通过空腔两侧砖体,绕过隔热保温泡沫层内传,直至砖体内外两侧温度平衡为止。因此,此法隔热保温效果也不显著。目前,尚无全封闭隔热保温预制构件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上述隔热保温技术的各种弊病,提供一种既可抗震,又有全封闭隔热保温功能,几乎完全阻隔热能传递,大大提高隔热保温性能的新型墙体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墙体砖1两侧面设凹槽2和粘接点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先把墙砖分为内砖5和外砖6,横向地把外砖6两两相拼,内砖5两两相拼,内砖5与外砖6交叉勾连。在内砖5与外砖6之间塞满保温隔热材料4,就形成一层横向的、没有漏洞的、相互连接的隔热保温层,阻挡热能的传递。
2、砌墙时,上层砖与下层砖交错压接,在上层内砖5与下层外砖6压接处以及上层外砖6与下层内砖5压接处的凹槽2内铺一层保温隔热层,即可完全将整面墙的内砖和外砖完全隔离,挡住热能传递的通道,使整面墙形成热能无法逾越的隔热保温屏障。这样结构的墙体,隔热保温效率近100%,极大减少室内住户使用供热采暖、空调制冷、电风扇等设备的能耗。
3、由于隔热保温层置于墙(砖)体之内,不受日晒雨淋,各种自然因素影响极小,隔热保温层寿命期特别长,若用泡沫隔热甚至可达100年以上,与建筑物的寿命期相同,具有永久有效、经济实用的特点,可“一次隔热,终身享受”。
4、因砖体之间采用横向锁链式结构,墙面两侧若与柱子或钢筋相紧扣,抗震能力将大大提高,最适合地震多发区建筑物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下底开口倒梯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砌筑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把预制墙体砖1制成已扣紧的钉书针状,两侧面设凹槽2和粘接点3。
实施例2:把预制墙体砖1制成下底开口的倒梯型,两侧面设凹槽2和粘接点3。
砌筑墙体时,把预制墙体砖1分成内砖5两两相拼,内砖5与外砖6交叉勾连,并在内砖5与外砖6勾连处塞满保温隔热材料4;当向上砌筑时,上层砖与下层砖交错压接,在上层内砖5与下层外砖6压接处,上层外砖6与下层内砖5压接处的凹槽2内铺一层保温隔热层,即可完全将整面墙的内砖和外砖完全隔离,挡住热能传递的通道,对室内起隔热保温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建,未经王文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9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颜色渐变的粉煤灰砖
- 下一篇:小型全互通平交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