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作大滴丸的控制和滴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9465.9 | 申请日: | 2008-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12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孙民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百药泰中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大滴丸 控制 滴定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制作丸重70mg以上的大滴丸的控制和滴定装置,属医药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滴丸是固体分散技术的经典剂型,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等优势,是现代中药的发 展方向。但是,由于现有滴丸机大多只能生产70mg以下的滴丸,使服用量大幅增加,给患 者带来许多不便。因此,丸重70mg以上的大滴丸生产设备纳入了重点研究发展轨道。其间 有采用模具冷却成形方式、柱塞泵挤出成形方式和大孔径滴头压力控制成形方式,但因结构 复杂、造价高,均不能满足用户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大、中、小型滴丸机的基础上,通过调节滴液罐内的真空度的动态 平衡,由在滴液罐下部连接滴头的输液开关进行滴液流量的精确供应,进而使滴液均匀通过 滴头上的单个或多个滴孔集束流下,在滴头的端面瞬时集聚并在达到事先确定的重量时自然 垂落。滴液滴入冷却柱内冷却剂中依靠表面张力自然收缩成丸,使滴丸从现在的重量70mg 以下增加到70mg以上,且丸重差异小,成型圆滑,能够达到国家《药典》标准,极大的扩 展了滴丸剂生产领域,对现代中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滴丸控制和滴定装置是由滴液罐、输液开关和滴头三部分顺序连接而成,与冷却柱相配 合。
滴液在滴液罐中加热并按工艺设计要求保持恒温,与此同时,由特殊真空装置按工艺参数 对滴液灌内的真空度进行均衡控制,使滴液不因液位的变化而影响流出的速度和数量。打开 输液开关,调节至滴制品种的选定的开启尺寸,滴液从输液开关流下,通过滴头上的单个或 多个滴孔均匀的集束流下,在滴头的端面瞬时集聚到一起,然后在达到事先确定的重量时自 然垂落,滴入冷却柱内的冷却剂中,依靠自身的张力自然收缩成丸。
滴液罐有自动加热和恒温功能,滴液罐内液体的液位是能够自动调节并保持稳定的。
输液开关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是电动、气动的,能够达到精确调控滴液的流量。
滴头可以是一个单孔滴头,也可以是一个由多个小孔组合而成的多孔滴头;孔径尺寸可 大可小。这些都需要经工艺实验来确定。
滴头上的多个滴孔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排列,如对称、非均匀对称、不均匀排列等。
滴头的端面可以是弧形的,也可以是非弧形的或是平面的。
由此控制和滴制的滴丸重量,可以在70mg以上,也可以在70mg以下。为使滴丸成型圆 整,冷却柱内的冷却剂的温度应能在0-20℃范围内控制。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滴头3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滴头3的剖视图。
其中:1、滴液罐 2、输液开关 3、滴头 4、冷却柱
具体实施方式
药液在滴液罐(1)中加热保温,打开输液开关(2),使药液流入滴头(3),药液按设定 的频率滴出落入冷却柱(4)中的冷却剂里,在冷却液中依靠表面张力自然收缩成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百药泰中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烟台百药泰中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94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使用负压式胸腔穿刺引流器
- 下一篇:大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