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附加滤过板自动更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9373.0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11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侯钦森;李清民;陈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钦森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加 滤过 自动 更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附加滤过板自动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用X线检查中,附加滤过板防护是放射防护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X线防护的第一关,它置于X线球管的出线口处,通常使用铝、铜等材料,利用材料对不同能量的X线的吸收特性,过滤掉X线中能量相对较低的射线即软射线。X线管所产生的X线是一种连续能谱的混合射线,软射线能量低、穿透力较差,大部分被皮肤及表浅组织所吸收,不能达到目标组织,对X线影像的形成无有益作用,却是造成辐射损伤的主要成分。软射线是相对于形成X线影像的射线能量而定,在不同的摄影条件下,软射线的能量有所差异,在X线摄影检查中,摄影条件由时间、电流、管电压三因素决定,时间、电流决定X线数量,管电压决定着X线的质量,即X线的穿透力,因而决定软射线能量的因素主要是摄影千伏值,要滤掉软射线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摄影千伏值,使用不同材料或不同厚度的滤过板。在现有的X线机中,多数机器使用1-1.5mmAl的固定式滤过板,部分先进的X线机在固定附加滤过板的基础上备有2片可手动更换的附加滤过板,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操作繁琐,使用频率不高,起不到防辐射损伤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充分利用附加滤过板的功能,降低患者受到辐射损害的附加滤过板自动更换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有基板并在其上设有窗口、上下两个滑槽,移动板置入滑槽内,移动板上设有多个滤过板,滤过板的背面设有磁铁,与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干簧开关单个配合,电机和三个滑轮设置在基板上,其上设有拉动绳,电机由采样电路、定位电路和驱动电路控制;
采样电路:X线机高压变压器的初级T1、T2接隔离变压器TR输入端,TR输出接D1~D4整流,整流输出接C1稳压,稳压输出“+”串联R1、R17后接地,R1与R17连接点经R2、R5、R8、R11、R14、R18对应接六个比较器IC1-1~IC3-2的“—”输入端,在六个比较器单元中,电路结构相同,现以IC1-2部分为例加以说明,R5接IC1-2“—”,+12V经VR2接IC1-2“—”和R6,R6接地,+12V经R7后接IC1-2输出和Q2基极,Q2集电极接地,+12V经J11线圈接Q1发射极,J10~J15继电器工作时,驱动电路中J10~J15常开触点闭合;
定位电路:定位电路有六个定位单元,结构雷同,现以第二单元S1、J21、J31部分加以说明,+12V经干簧开关中的S1接J21线圈然后接地,+12V经J21常开触点接J31线圈,然后接地,+12V经J31常开触点接J30常闭触点,然后接J32常闭触点,经J31线圈接地,J30~J35继电器工作,驱动电路中J30~J35常开触点闭合;
驱动电路:+12V串联R1~R7后接地,R1、R2连接点并联J10、J30常开触点,R2、R3连接点并联J11、J31常开触点,R3、R4连接点并联J12、J32常开触点,R4、R5连接点并联J13、J33常开触点,R5、R6连接点并联J14、J34常开触点,R6、R7连接点并联J15、J35常开触点,J10~J15常开触点公共端接R9输入IC1-1“+”、接R10输入IC1-2“—”,J30~J35常开触点公共端接R11输入IC1-1“—”,接R12输入IC1-2“+”,IC1-1输出经R14后接D1,D1接Q1基极,IC1-2输出经R15后接D2,D2接Q2基极,+12V经KM1线圈后接KM2常闭触点,然后接Q1发射极,Q1集电极接地,+12V经KM2线圈接KM1常闭触点,然后接Q2发射极,Q2集电极接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自动更换滤过板,操作简便,更有效地降低了X线对患者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采样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路图。
图中:基板1、滑槽2、移动板3、滤过板4、磁铁5、干簧开关6、滑轮7、电机8、拉动绳9窗口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钦森,未经侯钦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93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