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灵敏免卡阻单向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9097.8 | 申请日: | 2008-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25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裘苗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裘苗全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F16K1/36;F16K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灵敏 免卡阻 单向阀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灵敏度高、单向流动介质中的杂质不易卡住、密封可靠的单向阀,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灵敏免卡阻单向阀。
二、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单向阀门是流动介质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能向反方向流动的控制阀。此阀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具有依靠介质本身的流动自动开启,并严密阻止介质倒流的功能。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本市的工地上看到了一气压罐虽充气不久,其上的压力表指针却在徐徐下降,并伴有轻微的哧哧声。我仔细观察检查了一下后发现:装在气压罐上用于充气的单向阀(图1)没有起到单向阀应起的作用,它内部密封结构是阀座8与平垫9组成的平面密封结构,因此杂质易滞留其上,致使密封不严密导致气压罐内的压缩空气向反方向渗漏;其次由于是面密封,密封比压大,在相同密封力的条件下,密封不可靠。工地上的工人反映,气压罐渗漏的现象经常产生,因此,到时要启动空压机对气压罐重新进行充气,使之保持必需的工作压力,这种情况的明显后果是:由于单向阀的渗漏迫使空压机多次运作,因此浪费了我们宝贵的能源和时间,甚至影响到工程的进度。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因单向阀的渗漏所造成的宝贵能源的浪费并节约时间,本发明提供一种灵敏度高、杂质不易卡住、不使单向阀基本功能失效的高灵敏免卡阻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高灵敏免卡阻单向阀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阀体(1),弹簧(2),活门(3),阀座(4),密封圈(5)及O型圈(6)组成。其特征是活门(3)上部为圆锥体,圆锥体表面制有一凹槽,凹槽内嵌有一O型圈(6);阀座(4)为中空异径圆柱体,内腔下方制有与活门(3)上部圆锥体等锥度的圆锥面,活门(3)下部为中空圆柱体,其内置有弹簧(2)而圆锥体与圆柱体之间制有横向通孔。由于本实用新型高灵敏免卡阻单向阀的启闭密封结构为锥形。因此介质中的杂质不能停留其上,即不因卡阻引起渗漏;同时由于活门(3)嵌有一O型圈(6),因此当活门(3)关闭与阀座(4)接触时为线密封,密封比压小,即使压力不高,密封仍然可靠。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原单向阀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阀体;2、弹簧;5、密封垫;7、活门;8、阀座;9、平垫。
图1图示说明:在阀体1内,下方置有弹簧2,上方置有阀座8,在阀座8与弹簧2之间设有一活门7,活门7顶部嵌有一平垫9。当单向阀关闭时,平垫9与阀座8下端的环行平面接触形成平面密封。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灵敏免卡阻单向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阀体;2、弹簧;3、活门;4、阀座;5、密封垫;6、O型圈。
图2图示说明:在阀体1内,下方置有弹簧2,上方置有阀座4,在阀座4与弹簧2之间设有一活门3,活门3上部为圆锥体,圆锥体表面制有一凹槽,其内嵌有一O型圈6,阀座4内腔下方制有与活门3上部圆锥体等锥度的圆锥面,当本实用新型高灵敏免卡阻单向阀关闭时,活门3上部圆锥体上的O象圈6与阀座4内腔下方的圆锥面接触形成线密封。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高灵敏免卡阻单向阀的具体实施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1、装配过程:在两端制有内罗纹的阀体1内放入弹簧2,然后放入上部为圆锥体形其上凹槽中嵌有一O型圈6、下部为中空圆柱体的活门3,并使弹簧2部分进入下部中空的圆柱体中;然后在阀体1表面台阶内放入一密封圈5,再把阀座4拧入阀体1上部的内罗纹中,直至压紧密封圈5即成为本实用新型高灵敏免卡阻单向阀。
2、使用过程:首先把本实用新型高灵敏免卡阻单向阀接到管道中:阀体1上方内螺纹与进气管道连接,下方内罗纹与气压罐(或储气罐)相连。当单向阀上方进气,气压顶开活门3向下运动(弹簧2被压缩),气流从活门3与阀座4之间的间隙经活门3中部的横向通孔向下进入压罐(或储气罐)实行充气;当压罐(或储气罐)达到一定的压力时,空压机停止工作,此时,弹簧2的复位力及压罐(或储气罐)的压力把活门3向上顶,使活门3上部圆锥体上的O型圈6与阀座4内腔下方的圆锥面接触,形成线密封,保证了气体不向管道反向渗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裘苗全,未经裘苗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90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用气供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铜铝连接管多种材料的复合纳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