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箱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18850.1 | 申请日: | 2008-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69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 发明(设计)人: | P·巴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1/22 | 分类号: | F16H1/22;F16H5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 鹏;马江立 |
| 地址: | 德国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减速器。
背景技术
具有渐开线齿廓的齿轮是已知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具有高输出扭矩的变速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目的在具有如下所述特征的锥齿轮变速箱(Winkelgetriebe)中得以实现:
为每个变速级配设有一轴,其中除第一轴以外的所有轴相互平行地设置,
其中各轴借助于至少一对以X形布置的径向推力轴承支承,
其中第一轴构造有第一啮合件或与第一啮合件相连接,该第一啮合件和与第二轴以形锁合/形状配合(formschlüssig)的方式通过键连接相连接的另一啮合件啮合,
其中第二轴和第三轴分别具有齿部,所述齿部分别和与第三轴和第四轴以形锁合的方式相连接的齿轮相啮合,
其中第三轴和第二轴在相对的两侧上分别通过共同的轴承盖遮盖,而第四轴通过单独的轴承盖遮盖,
其中轴承盖以不透油和可拆卸的方式设置,
其中形锁合连接设计成具有很小的间隙,尤其是小于10角分,
其中第二轴和第三轴的齿部设计成渐开线齿廓或修形的渐开线齿廓,
其中第一啮合件和另一啮合件设计成锥齿轮或者第一啮合件和另一啮合件形成螺旋平面变速级(Spiroplangetriebestufe)、准双曲面齿轮变速级或冠状齿轮变速级,
其中壳体由上壳体件和下壳体件组合而成,它们的接触平面经过所述轴的轴线,也就是说包含所述轴线。
在此有利的是,可产生超过100000N·m的高输出扭矩而所述齿廓仅承受很小的载荷。如果所述齿廓设计成斜齿廓,则变速箱使用寿命长、运行噪声很低。变速箱可非常牢固且简便地制造,亦即无需使用高技术而是使用标准机床制造。
在一有利的实施例中,可以以简单的方式由所述变速箱形成一种变速箱结构系列,其中通过以从变速箱两侧伸出的替换轴更换第四轴来形成该结构系列的不同变型,
其中将在替换轴伸出侧上的轴承盖更换成相应设置的替换轴承盖。
在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中,所述四个轴的轴线共面。
在又一有利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第三和第四轴的轴线共面,而第一轴的轴线与其余三个轴的轴线存在偏移。
在此有利的是,可以以少量的部件在所述结构系列中产生大的变化。
附图说明
现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a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横剖视图;
图1c示出第四替换轴;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的俯视图;
图3示出相应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轴1通过两对以X形布置的径向推力轴承2支承在变速箱的壳体15中。在第一轴1上借助于键连接以形锁合的方式连接有锥齿轮300,该锥齿轮与设计成锥齿轮的齿轮4啮合,该齿轮4通过形锁合式的键连接与第二轴10相连接,该第二轴10又具有与齿轮6啮合的齿部5,该齿轮6通过形锁合式的键连接与第三轴11间隙很小地相连接。
第三轴11带有与齿轮8啮合的齿部7,该齿轮8与第四轴9相连接,该第四轴从变速箱的一侧伸出而在另一侧上借助于可拆卸的轴承盖12遮盖。
第二轴10和第三轴11共同通过轴承盖14遮盖而在相对的一侧上通过另一轴承盖20遮盖。
壳体具有运输用吊环16,通过这些运输用吊环可简便而容易地运送壳体。
壳体由上壳体件151和下壳体件152制成,上壳体件151和下壳体件152相互密封连接,其中在连接部位1000处可进行螺纹/螺栓连接。以这种方法很容易生产,因为轴承和轴可从上方放入下壳体件中,然后可将上壳体件固定在该下壳体上。
除了第一轴外,所有轴都彼此平行地定向。变速箱的重量根据尺寸的不同而设在100千克至10吨之间。
图1c示出了第四替换轴900,第四轴9可由该第四替换轴替代,从而形成变速箱的另一变型。该第四替换轴900也从变速箱的两侧伸出。
总之,对于不同的应用情况可以制造出一种结构系列的不同变型,而仅需使用和储备少量部件。
所有轴都为实心轴。
在其它变型中,第一轴不是与其它轴共轴地(koaxial)布置,如图1a所示的那样,也就是说轴1和其它轴的数学轴线不相交,而是存在轴线偏移。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传动比的不同而设置准双曲面齿、螺旋平面齿或冠状齿而不是锥齿。
附图标记列表
1 第一轴
2 径向推力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88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流阀
- 下一篇:一种阻尼可调式摩托车后减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