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列管式冷凝器运行同步清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8445.X | 申请日: | 2008-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69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石慧敏;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慧敏 |
主分类号: | F28G3/06 | 分类号: | F28G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00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管 冷凝器 运行 同步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管道清洗装置,具体的是广泛使用于发电厂、化工、钢铁等行业的冷凝器的管道清洗设备。特别是与冷凝器运行同步清洗的装置。用于管道内部连续清洗除垢,兼有强化换热作用。
背景技术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铜管内流动的循环冷却水在外力作用下以不同的流速流过铜管内同一断面,紧贴管壁的层流边层流速很慢,水中的CaCo3和粘垢最易滞留在铜管内壁上,形成滞留层即水垢。根据有关文献介绍,冷凝器铜管清洗24h后,铜管清洁系数就会从1.00变为0.692,实际传热系数由2.93kW/(m·℃)降低到1.98kW/(m·℃)。如果水冷设备换热器中水垢厚度>2.16mm时,传热系数平均下降51%,设备运行效率下降50%,而形成上述水垢厚度的最短时间仅为25天,可见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冷凝器将长期处在低效率中运行。以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凝汽器为例,如果连续运行2个月不采取清洗措施的话,汽轮机真空将下降1~2KPa,煤耗将增加3~6克/每度电。为提高冷凝器运行效率,有必要提出一种在线清洗装置,即与冷凝器运行同步清洗的装置,能对设备连续清洗,完全阻止管道内壁结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列管式冷凝器运行同步清洗装置,该装置能够与冷凝器运行同步进行清洗,使管道保持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列管式冷凝器运行同步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管塞、支架、纽带、组合转轴、环扣,所述管塞为一圆筒状中空管,其外表面与冷却管的内壁紧密结合,在该管塞的外端头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架;支架的另一端头设有组合转轴,转轴的一端活动固定在组合转轴中,另一端穿过管塞伸入冷却管内,该转轴伸入冷却管内的一端设有一个环扣,该环扣将转轴的内端头与设置在冷却管内的螺旋状纽带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的补充方案是:为保证过管塞的过盈度,在内塞的外侧附有数道高度为0.5毫米的环圈,
纽带的宽度与冷却管内径的比值控制在0.85-0.90之间。
所述转轴的外端头设有突沿,该突沿与组合转轴之间设有垫片。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实践时是每根冷却水管内分别装一个,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装置可以随机组检修时进行检查和维修。由于设置纽带的宽度与冷却管内径的比值控制在0.85~0.90之间;二是纽带与转轴之间用环扣连接大大增加了纽带的摆动幅度,也同时便于更换磨损的纽带,三是将处于最末端的纽带选用柔软的聚四氟乙烯塑料,防止对管壁过渡刮碰而磨损。当设备运行时,冷却流体驱动一种螺旋纽带长期不停地在管内自由旋转,旋转着的螺旋纽带改变了管内水的流动状态,使直流变成涡流,强烈地扰动着层流边层,使碳酸钙水垢不能在管壁上滞留堆积。它能长期保持管内壁干净无垢,只要螺旋纽带在转,它就结不了垢。同时螺旋纽带的强力扰动,使对流传热中热阻最大的层流边层的传热得到有效增强。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完善,能够较好地对冷却管除圬和防止冷却管结圬,有效提高冷凝器的效率,强化换热作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参见附图,列管式冷凝器运行同步清洗装置,设有管塞4、支架6、纽带2、组合转轴7、转轴5、环扣3,所述管塞为一中空圆筒形状,其外表面与冷却管1的内壁紧密结合,在该管塞的外端头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架;支架的另一端头设有组合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活动固定在组合转轴中,另一端穿过管塞伸入冷却管内,该转轴伸入冷却管内的一端设有一个环扣,该环扣将转轴的内端头与设置在冷却管内的螺旋状纽带活动连接,纽带选用柔软的聚四氟乙烯塑料。在管塞的外表面附有数道高度为0.5毫米的环圈。螺旋状纽带的宽度与冷却管内径的比值为0.85。转轴的外端头设有突沿,该突沿与组合转轴之间设有两个垫片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慧敏,未经石慧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84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