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8389.X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53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5 | 分类号: | F04D29/05;F04D29/60;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鲁 兵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结构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风扇,具体涉及一种可消除组装间隙,以降低磨擦力及硬力,进而避免扇叶转动时的噪音的风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般应用于计算机或其它设备的风扇设有一框架1,在框架1上设有一定子11,定子11可以使缠绕线圈12缠绕在上面,并在线圈12外缘设有磁性组件13,定子11的内缘嵌置有一轴承14,扇叶15中设的轴心151套置于所述轴承14上,当线圈12导电后与磁性组件13感应,带动扇叶15转动,起到散热的作用,上述现有的风扇结构,由于将轴承14紧配于定子11上,使得磨擦力及硬力无法消除,相对的使扇叶15在转动时不够顺畅并且产生扰人的噪音,殊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消除组装间隙,以降低磨擦力及硬力,进而避免扇叶转动时噪音的改良结构的风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内容为:
一种改良结构的风扇,包含:一设有定子的框架和一轴承体,
所述框架上的定子设有内套管及外套管,内、外套管的中央部位相连,上、下端形成间隙,内套管顶缘设有向下剖切,且为间隔排列的多个缺口;
所述轴承体呈圆管状,其管壁的上方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上卡勾,管壁的下方则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下卡勾,轴承体底部设有一底盖,在底盖的中心设有一通孔,并在下卡勾的间隔位置上,分别设有由底盖的通孔向上延伸的多个剖沟;
在组装时,当轴承体内置入一钢珠,使轴承体嵌置于框架定子的内套管,由轴承体所设之上、下卡勾勾持于内套管,再将扇叶的轴心嵌置于轴承体,以构成散热风扇,使组装完成的风扇得以由定子的缺口及轴承体的剖沟,以消除组装的间隙,降低磨擦力及硬力,进而避免扇叶转动时的噪音。
其中设于轴承体的上、下卡勾由其管壁的端部向下、向上呈斜状延伸。
其中剖沟下部设有多个具弹性的包覆轴承体内部钢珠的片体。
其中所述设于框架定子的内套管在顶、底端的内缘分别设有使上、下卡勾勾持定位的阶部。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风扇,其中设于框架定子的内套管在顶、底端的内缘分别设有阶部,使轴承体在嵌置于内套管时,得以由其上、下卡勾勾持于阶部以构成定位,以降低磨擦力及硬力,提高风扇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风扇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体立体及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部份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完成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就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风扇的结构组成及所能产生的功效,配合附图以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同时参阅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一设有定子3的框架2、一轴承体4和一扇叶5,其中该框架2的定子3设有内套管31和外套管32,内、外套管31、32在中央部位相连,形成上、下的间隙,内套管31在顶、底端的内缘分别设有阶部311、312,并在顶缘设有向下剖切,且为间隔排列的多个缺口313;
如图4所示,所述轴承体4呈圆管状,其管壁的上方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上卡勾41,上卡勾41呈向下斜状延伸,管壁的下方则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下卡勾42,卡勾42呈向上斜状延伸,轴承体4的底部设有一底盖43,在底盖43的中心设有一通孔431,在下卡勾42的间隔位置上,分别设有由底盖43的通孔431向上延伸适当长度的多个剖沟432,在底盖43周围形成多数具弹性的片体433;
本实用新型由上述构件的组合而成,在组装时,如图4、5所示,轴承体4内置入一钢珠6,使轴承体4嵌置于框架2的定子3的内套管31内,由轴承体4所设的上、下卡勾41、42勾持于内套管31顶、底端内缘的阶部311、312上,再将扇叶5的轴心51嵌置于轴承体4中,构成散热风扇,使组装完成的风扇可以由定子3的缺口313及轴承体4的剖沟432,以消除组装的间隙,降低磨擦力及硬力,进而避免扇叶转动时的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83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功能液压泵
- 下一篇:高空作业防坠落安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