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结机主抽引风余热回收利用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18174.8 | 申请日: | 2008-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69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关建;高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2B1/18;F01D15/10;F01D15/08 |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孔金满 | 
| 地址: | 11403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机主 抽引风 余热 回收 利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烧结机余热回收利用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烧结机主抽引风余热回收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节能减排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将在较长时期内贯穿于经济生活,影响到各行各业。钢铁行业是高消耗、高污染的“大户”,如何从技术上、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推动钢铁行业的大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科技型企业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烧结工序能耗在钢铁企业中仅次于炼铁而居第二位,同时也是能源浪费的大户,在烧结生产中,能量损失主要是环式、带式冷却机冷却烧结矿时的热空气和烧结机主抽引风时的烧结热废气,回收这部分热量对企业节能增效、降低成本中有重大的意义。目前的烧结机主抽引风经由各风箱进入大烟道,通过机头电除尘器除尘以后,由主抽引风机引入主烟囱排入大气,引风中的余热不能被回收,并且含有大量的粉尘,直接排入大气,对环境影响很大,同时,这部分粉尘中含有大量的铁屑,有很高的回收价值,排入大气,既影响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结机主抽引风余热回收利用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烧结机主抽引风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烧结机的大烟道内或风箱内设置余热锅炉,此余热锅炉与蒸汽使用装置相连接。
一般情况下可在废气温度最高的烧结机最后的4-6个风箱内或风箱后的大烟道内设置余热锅炉。
所述的余热锅炉为热管式余热锅炉或翅片管式余热锅炉。
蒸汽使用装置为供暖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烧结机主抽引风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废气流程为:烧结机的大烟道或风箱→余热锅炉→烧结机的大烟道或风箱→机头电除尘→主抽引风机→主烟道→大气。烧结机的最后的4-6个风箱内或风箱后的大烟道内的废气温度可达350℃,经余热锅炉吸收热量后废气温度可降低150℃而达到20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烧结机主抽引风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烧结机1的大烟道2内或风箱3内设置余热锅炉4,此余热锅炉4与蒸汽使用装置相连接。
一般情况下可在废气温度最高的烧结机最后的4-6个风箱3内或风箱后的大烟道2内设置余热锅炉。
所述的余热锅炉4为热管式余热锅炉或翅片管式余热锅炉。
蒸汽使用装置为供暖装置,也可以是其它蒸汽使用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烧结机主抽引风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废气流程为:烧结机的大烟道或风箱→余热锅炉4→烧结机1的大烟道2或风箱3→机头电除尘→主抽引风机→主烟道→大气。
烧结机1的最后的4-6个风箱3内或风箱后的大烟道2内的废气温度可达350℃,经余热锅炉4吸收热量后废气温度可降低150℃而达到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81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