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水管道的防锈除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8108.0 | 申请日: | 200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19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林美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3/00 | 分类号: | C23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8北京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水 管道 防锈 除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水管道的除锈、防锈技术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利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位差实现输水管道防锈和除锈的输水管道的防锈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输水管道的结垢和接锈是目前水处理中遇到的难题,为了消除输水管道内的垢锈,一般采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式实现。常见的物理方法有机械清洗和管道衬里的方式,例如采用高压射流法和机械刮管法对输水管道内壁已经产生的锈垢进行机械清理,该方法只能适用于输水管道的非作业状态或输水管道的弯曲半径和弯头较少的情况。对于不停止输水作业的管道和管径较小的管道无法适用。管道衬里的方式通常有水泥砂浆衬里、环氧树脂涂衬或内衬软管,水泥砂浆衬里的结构牢靠,也能起到防腐的化学性能,但是对于输水水体的水质要求较高的水流无法适用,同时也不能用于管径较小和弯头较多的输水管道。环氧树脂具有耐磨性、柔软性、紧密性,使用环氧树脂和硬化剂混合后的反应型树脂,可以形成快速、强劲、耐久的涂膜。但是该环氧树脂涂衬对管道的材质要求较高,其要求的管径也较大,同时无法满足对冷热有特殊要求的输水管道。可见施加物理方法除去管道内锈垢,和进行管道内涂装的方法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易造成环境污染。
对使用中的输水管道内水锈的化学处理是在管道中使用化学药品的方法防止铁锈。此方法不但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且需要持续投入药品,对已经产生的锈垢不起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作成本低,能够有效除锈并具有阻锈效果的输水管道的防锈除锈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能够长期适用于各种输水管道,并且维护方便,可在线实现有效的除锈和防锈作业,并能够适用于各种输水管道,并可实现不影响输水管道正常作业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除锈和防锈作业,其成本远低于现有物理和化学除锈方法,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输水管道的防锈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除锈装置包括一外管体和外管体内装配的金属内芯,所述外管体为铜合金材质,所述金属内芯为镁合金材质,所述金属内芯与外管体间形成可供水流通过的水流通道。
具体的讲,所述金属内芯为横截面呈由中心向外呈径向发散设置的柱状栅板。
所述金属内芯为横截面为米字形的柱状栅板,所述柱状栅板的外轮廓与外管体的内径相当。
所述金属内芯为横截面呈丰字纵横交错分布的筛网状结构的柱状栅板。
所述外管体的内壁设置有扣件,所述扣件将金属内芯锁扣或定位在外管体内。
所述扣件设置在外管体的一端部或两端头内壁上。
所述外管体的两端设置连接法兰或者撞口接头。
所述外管体一端内壁或扣件内侧设置有纳米银镀层。在水流通过时起到杀菌灭藻作用。
该输水管道的防锈除锈装置可以在现有输水管道上安装使用,依靠外管体与金属内芯间的电位差,在有水通过时,管道内产生离子流,离子对管道内壁上附着的水垢具有冲击作用,从而减弱水锈对输水管道的附着力,使水垢脱落,并通过水流的物理力冲出管道。镁合金材质的金属内芯中的镁、锰等离子能够降低水锈中碳酸盐或硅酸盐的结合力,从而软化水质,减少水垢的生成。整个除锈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新的污染物,能够有效保持输送水体的水质。该金属内芯可以作成横截面为筛网状的各种栅板结构,以降低对输送水体的阻力,其结构以能够满足金属内芯分隔的每股水流均与金属内芯和外管体之间接触。金属内芯的外轮廓可以小于或等于外管体的内径,然后通过扣件将金属内芯进行锁固或定位。外管体的两端通过法兰或撞头接口与输水管道对接,在使用一定时间之后,可以对损失的金属内芯进行更换,方便快捷,不仅除锈和阻锈效果明显,同时维护成本非常低。通过在扣件内侧或外管内壁加设纳米银环状镀层,可以对流过的水体起到杀菌灭藻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输水管道的防锈除锈装置能够利用水流的物理力量,通过外管体和金属内芯间产生的离子流和金属内芯对水的软化作用将水锈清除,不仅除锈效果良好,而且使用寿命长,经济实用,节约能源,有利于环保,通过牺牲阳极起到防锈并具有软化水质的作用,可以适用于各种冷热及不同管径的输水管道的除锈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组装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组装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林美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林美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81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与正多边形直观教具
- 下一篇:一种输送悬浊糖醇液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