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的气阀控制架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7613.3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62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腾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9/06 | 分类号: | D05B69/06;D05B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吴贵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气阀 控制 架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阀控制架构,尤指一种用于缝纫机以切换气体通路的气阀控制架构。
背景技术
一般缝纫机进行车缝作业时,需以压缩气体控制车缝所使用的吸线头,使线头与被车缝物切齐,而习用的压缩气体控制架构系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369010号及证书号第M303218号专利案所示。
在第369010号专利案中,揭露一种拷克车脚踏空气控制开关组,其设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上固设有第一空气控制阀,该第一空气控制阀的开关下压靠有第一臂杆,该第一臂杆枢设在固定座上,且该第一臂杆另一端嵌套在穿设于固定座上的控制杆,该控制杆一端与脚踏板枢接,俾当脚踏板向下压靠而控制杆随之下降时,使第一臂杆压靠在第一开关下的另一端,可以第一臂杆枢设于固定座处为支点,并通过杠杆原理向第一开关挤压,使第一开关开启后,再将脚踏板继续向下压靠,直至控制杆无法再向下移动时,固定座会随之向下移动,而使拉杆亦随之下移进而启动发动机,如此一来,不但令使用者可轻易开启第一开关,且可使空气在发动机作动前,先进入喷嘴及吸线头装置中。
另外,在第M303218号专利案中,揭露一种缝纫机压缩空气控制阀组,至少包含一连动杆;一压缩空气控制阀,套设固定于连动杆,且至少包含一第一入气口、一第一出气口及一连结第一入气口与第一出气口的连通孔;一第一塞杆,杆体轴设于压缩空气控制阀的连通孔内;以及一第一跷板,具一抵顶于连动杆的作动端与一反向托持第一塞杆的被动端,并枢设于压缩空气控制阀顶部。
上述两个专利案虽然皆可用于切换气体通路,但两个专利案中所揭露的气阀其控制气阀启闭的开关需以一受连动杆或控制杆带动的跷板或臂杆驱动,导致每一气阀的开关均需配置一跷板或臂杆,而造成组成零件繁杂,不但组装不易,更提高生产成本,且整体架构体积庞大而占用缝纫机台架设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上述缺陷,以减少组成零件的数量,并缩小整体架构占用的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缝纫机的气阀控制架构,主要包含一控制座、一连结于控制座并与脚踏板相接的拉杆、一穿设于该控制座并与发动机相接的控制杆、以及设置于该控制座的第一气阀组与第二气阀组,该拉杆受脚踏板驱动而带动该控制座于该控制杆上产生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位移行程,其中,这两个气阀组之间形成一切换空间且于切换空间分别具有对应而设的控制开关,且该控制杆并在这两个控制开关之间设有于第一、第二方向位移行程中分别与这两个控制开关抵掣而对应形成第一气体通路及第二气体通路的切换件,通过该切换件介于这两个切换开关之间,使本实用新型仅需配置单一切换件即可与这两个切换开关相互抵掣,以减少组成零件的数量以及缩小整体架构所占用的空间。
经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相较于已知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1.节省生产所需成本。
2.增加可使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1至图4-2是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示意图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7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绣花机激光切割装置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剪线包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