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烟尘湿法净化过滤罐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7588.9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73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史献争;史争俊;王同乾;周花芳;郜明强;景水环;田连生;郑宇龙;吴坚;刘丹颍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献争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62;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0河南省登***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烟尘 湿法 净化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工业烟尘湿法净化领域内应用的除尘净化过滤罐,特别是涉及一种石灰水湿化反应的过滤罐。
背景技术
因燃煤、燃气而产生的工业烟气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其主要成份是CO2和其它有毒与有害气体。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过净化处理的工业烟气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废气排放标准才能排入大气,例如:在铝矾土烧结领域内应用的煤气发生炉烧结窑上配套使用的湿法喷淋除尘器;这种除尘器只是采用水雾喷淋的方法减少烟尘的排放,对于煤气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如含氟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并没有起到任何有效抑制或减少的作用,除尘效果并不明显,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废气排放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工业烟尘中的CO2等有害气体与石灰水发生化合反应的湿法过滤罐,从根本上减少CO2的排放量,实现废气达标排放的目的。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构件是一个封闭的双层结构的塔罐,塔罐的顶部设置导烟管,中部设置网状结构的隔断层,并在该隔断层上铺放适宜的石子层;塔罐的底部是石灰水蓄室,蓄存的石灰水液面溢过隔断层,保持在石子层中间适当位置。
隔断层下方的石灰水蓄室内设置烟尘滤桶;高压导烟管透过塔罐罐体,通过石子层、隔断层进入烟尘滤桶内。从高压导烟管导入的工业烟尘透过烟尘滤桶上规则布置的滤孔进入石灰水,再经过网状隔断层和石子层的过滤进入塔罐的上层空间。
喷淋器设置在导烟管一端端口的下方,对于从导烟管排出的工业烟尘进行喷雾净化处理。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工业烟尘被烟尘滤桶、隔断层、石子层过滤,其中的CO2与石灰水发生化合反应,减少了CO2的含量。烟尘中的粉尘得到了湿化处理,从而实现达标排放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是一个封闭的双层结构的塔罐7,塔罐7的顶部设置导烟管1,中部设置网状结构的隔断层8,并在该隔断层8上铺放适宜的石子层9;塔罐7的底部是石灰水蓄室20,蓄存的石灰水4的液面溢过隔断层8,保持在石子层9中间适当位置,在塔罐7罐体上位于石子层9上部位置设置溢流阀0。
隔断层8下方的石灰水蓄室20内设置烟尘滤桶5;高压导烟管3透过塔罐7罐体,通过石子层9、隔断层8进入烟尘滤桶5内。从高压导烟管3导入的工业烟尘透过烟尘滤桶5上规则布置的滤孔6进入石灰水4,再经过网状隔断层8和石子层9的过滤进入塔罐7的上层空间。
喷淋器2设置在导烟管1一端端口的下方,对于从导烟管1排出的工业烟尘进行喷雾净化处理。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烟尘滤桶5也可设置在石灰水蓄室20内的底部,不与隔断层8连接,这样的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献争,未经史献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75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媒管道的空调热泵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抽油烟机进风口及风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