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兼容于e-SATA接口的薄形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17133.7 | 申请日: | 2008-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43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 发明(设计)人: | 萧镇昂;蔡家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劲永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64;H01R13/627;H01R12/08;H01R27/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兼容 sata 接口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连接器,尤指一种可兼容于e-SATA接口的薄形连接器。
背景技术
按以连接器嵌插于连接端口以作为数据传输,乃已知外接式储存装置与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其中,所使用的数据传输接口又以通用串联总线(USB)接口为居多。由于传统的USB连接器具有一定的厚度,以致其所应用的外接式储存装置,例如随身盘无法降低高度,而不利于携带。
因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人针对上述USB连接器的缺点,研发出一种可兼容于USB接口的薄形连接器,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55105号及第570242号专利案所示,使外接式储存装置亦可随着该博形连接器,而可降低其整体高度,从而实现外接式储存装置的“轻、薄、短、小”化,以扩大外接式储存装置的使用范围。
唯随着数据传输接口的不断研发,SATA(Serial ATA)接口具有比USB接口及IEEE1394接口更快的传输速度,而即将将成为数据传输的霸主。而e-SATA是一种外接的(external)SATA接口规范,其是基于SATA技术外部扩充标准。简单的说e-SATA就是SATA的外接式接口,其可将外接式储存装置直接由外部连接到计算机系统,而无须拆解计算机机壳。
如图1所示,乃现有e-SATA接口连接器10及连接端口20的示意图,其中,该连接端口20的插槽201中央轴向突设一插接片202,其顶面嵌置符合SATA接口标准的七根固定信号端子203。该插槽201的上、下层区域的顶、底面两侧分别突设一夹持弹片204,以便夹持该连接器10。
而该e-SATA接口连接器10前端的突出部101上方两侧向外突伸一对翼片102,其是套接于插槽201两侧预设的轨槽205内,而具有防呆的功能。该突出部101前方轴向对应该插接片202位置开设一片槽103,其顶面向下设有七根弹性信号端子(因投角度关系未示),以便该突出部101嵌插于插槽201时,该片槽103是供插接片202插入,使固定信号端子203与弹性信号端子彼此接触,从而形成信号的导通,其中,该突出部101的顶、底面分别固设一金属片104,其底金属片对应该对夹持弹片204位置分别突设一对卡榫(因投影角度关系未示),以作为两者嵌插时的卡扣,以增加该连接器10嵌插于连接端口20时的稳定性,而不易脱开。
由前述的说明得知,该e-SATA接口连接器的突出部亦具有一预设高度,而不易运用,例如收纳于薄形化外接式储存装置内部,以作为适当的保护。再者,若该连接器是外露于外接式储存装置,往往会影响该装置的外在观瞻,而亟待相关业者的改善。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本于多年来从事计算机周边产品,尤其闪存储存装置设计及产销的经验,潜心研究,期能克服前述e-SATA连接器无法薄形化的缺点,希冀提出一种可嵌插于e-SATA接口连接端口的薄形连接器,经再三实验与测试,进而发展出本实用新型的“可兼容于e-SATA接口的薄形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兼容于e-SATA接口的薄形连接器,其是嵌插于e-SATA接口连接端口的插接片的上层区域内,而有效降低高度,使该薄形连接器具有扩大使用范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兼容于E-SATA接口的薄形连接器,其具有结构简化,且可应用于电子装置,例如外接式储存装置,特别是可收纳于薄形化外接式储存装置内,以保护该连接器,且可同时增加该电子装置的整体性美感。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可兼容于e-SATA接口的薄形连接器,其包括:一薄形本体,为一绝缘片体,其前方底部开设一凹槽及多个由后端延伸至凹槽的端子插槽,供弹性信号端子的嵌插与定位,所述弹性信号端子后端是耦接于一线材,且本体顶面中央具有一凸块,其结合一金属定位片,该定位片两侧具有一对扣槽;以及一包覆体,其是固设于本体后端,以包覆该多个弹性信号端子及其所耦接的线材,并将该线材由该包覆体所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劲永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劲永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71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防盗窗
- 下一篇:中心托架的软着陆缓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