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第二代单缸柴油机的气缸盖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6875.8 | 申请日: | 2008-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65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清;王文勤;钱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36 | 分类号: | F02F1/3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0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代 柴油机 缸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第二代单缸柴油机的气缸盖,属于单缸柴油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生产的小缸径单缸柴油机,如直喷柴油机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气缸盖燃油喷射角度对缸内气流运动和油气混合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燃烧性能。现有单缸直喷式柴油机的喷射器其喷射角度都控制在13°~17°之间,由于喷射角度较大,使得油束的喷油锥角不易控制,造成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效果降低,无法形成理想的可燃混合气体,因燃料不能充分燃烧,柴油机排放性能不易达到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燃料充分燃烧,并使喷油器在工作中保持良好冷却效果的第二代单缸柴油机的气缸盖。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第二代单缸柴油机的气缸盖,包括缸体、设置在缸体上用于安装喷油器的喷油器孔、位于喷油器孔两侧的进气孔和排气孔以及设置在缸体内的冷却水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孔的喷射角度α在9.5°~11.5°之间,喷油器孔的出口向排气门方向偏移,喷油器孔的出口中心线与缸体X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a在7~9mm,喷油器孔的出口中心线与缸体的Y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b在0~1mm,且冷却水腔延伸至喷油器孔和排气孔之间的缸壁处。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柴油机进气系统、喷油规律及气缸盖总体布置的分板,合理布置喷油器的位置,能进一步缩小了喷油器的喷射角度,油束的喷油锥角易控制,使油束与燃烧室的形状匹配,油束在燃烧室内的空间雾化更加均匀。加之喷油器的喷射中心接近燃烧室的中心,这样不仅使油气混合更加理想,同时,也使空气利用率得以提高,从而达到理想的低油耗、低排放的指标。本实用新型针对进气孔、排气孔与安装喷油器的孔壁之间的三角地带高温现象,会影响到喷油器正常工作,因此对冷却水腔进行改进,将冷却水腔延伸至喷油器孔和排气孔之间的缸壁处,保证喷油器在工作中得到良好的冷却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盖,不仅能使柴油机污染物排放达到国II号标准,而且节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缸体,2—安装孔,3—喷油器孔,4—进气孔,5—排气孔,6—冷却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代单缸柴油机的气缸盖包括缸体1、设置在缸体1上用于安装喷油器的喷油器孔3、位于喷油器孔3两侧的进气孔4和排气孔5以及设置在缸体1内的冷却水腔6,缸体1上还具有安装孔2。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喷油器孔3的喷射角度α控制在9.5°~11.5°之间,该喷射角度α最好在9.5°~10.5°之间。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喷油器孔3的出口向排气门方向偏移,喷油器孔3的出口中心线与缸体1的X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a在7~9mm,喷油器孔3的出口中心线与缸体1的Y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b在0~1mm,由于喷油器的喷射中心接近燃烧室中心,有利油束的均匀雾化。见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使喷油器能正常工作,冷却水腔6延伸至喷油器孔3和排气孔5之间的缸壁处,该喷油器孔3和排气孔5之间的冷却水腔6内壁至喷油器孔3出口端面之间的距离c在35~40mm,且冷却水腔6与排气孔5之间的最小壁厚d在4~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68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酸锶的工业生产方法
- 下一篇:利用脱硅滤饼生产13X分子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