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窑托轮轴承组刮油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16811.8 | 申请日: | 2008-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74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 发明(设计)人: | 丁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7/22 | 分类号: | F27B7/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623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托轮 轴承 组刮油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防漏油的刮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回转窑托轮轴承组刮油装置是由滑杆、滑套、刮油橡胶、卡钉组成。刮油橡胶与托轮轴接触,当托轮轴旋转时,刮油橡胶将轴上的油刮去,但由于淋油的量较大有些油绕过刮油橡胶到托轮轴轴肩处,靠近轴的密封,由于刮油橡胶刮不到,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后,润滑油於积在密封处。厚度能达到2~3mm。由于托轮轴的橡胶密封圈与轴不能紧密贴合,总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轴肩上的润滑油就通过橡胶密封圈与轴的缝隙向外泄漏。以至于轴承座下面到处都是渗漏的润滑油。时间久了,不仅造成润滑油的大量损耗,还影响了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刮油装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刮油装置,能方便的解决该密封处的漏油问题,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在密封压板上增加刮油板一和刮油板二。刮油板一固定在密封压板上,其上开腰形长孔。刮油板二为橡胶薄板,固定于刮油板一上,且可以沿着刮油板一左右调整,调整刮油板二与密封压板和托轮轴的间隙,就可以达到刮油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润滑油的浪费,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滑杆,2.滑套,3.卡钉,4.刮油橡胶,5.托轮轴,6.密封压板,7.刮油板一,8.刮油板二,9.螺栓,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回转窑托轮轴承组上盖上装有滑杆1,刮油橡胶4和滑套2用卡钉3固定在滑杆1上。序号1、2、3、4组成传统的刮油方式。刮油板一7焊接在密封压板6上,且与密封压板6成45°夹角,刮油板二8用螺栓9与刮油板一7联接,托轮轴5旋转时,於积在密封圈10一侧的油就被刮下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68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腹腔镜用纳物袋
- 下一篇:新型印刷电路用覆铜箔环氧玻璃布层压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