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民用多功能采暖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16682.2 | 申请日: | 2008-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67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 发明(设计)人: | 赛西雅拉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西雅拉图 |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92 |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古玲玉 |
| 地址: | 014300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民用 多功能 采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采暖炉,尤其是涉及一种民用多功能采暖炉。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民用采暖炉,由于其结构的限制,炉盖和底盘多是不带水,因而在炉盖、底座处均有大量的热量散失,影响了炉子的热效率,为了减少散热损失,炉盖带水使用的是塑料胶管做循环管道,而且连接在出水口和回水口之间,不但存在着橡胶管道长,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且外观不整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独特、起温迅速、体积小、热效率高的民用多功能采暖炉。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民用多功能采暖炉,包括带有夹层水套的炉盘,其特征在于:在炉盘的上部一侧安装有设有夹层水套的烟筒、烟筒上设有出水口、炉盘的另一侧设有带水套的炉盖,下部连有炉胆和炉膛、炉膛的下部装有炉排、底部设有带水套的底盘,炉膛的下部设有进水口,所有水套均相通;
所述烟筒的夹层水套内安装有呈螺旋状的毛细水管,所述带水套的炉盖上设有炉盖进水管和炉盖出水管,炉盖进水管和炉盖出水管分别通过炉盖进水管活动臂和炉盖出水管活动臂与设有夹层水套的烟筒相通;
在所述炉盖的一侧设有一炉盖挂勾,在所述烟筒上设有一与所述炉盖挂勾相配合的炉盖挂座;
所述烟筒和所述炉膛分别位于所述炉盘的两侧;
在所述炉膛下方设有清灰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效果:
1):结构简单、独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民用多功能采暖炉:在炉盘的上部一侧安装有可设有夹层水套的烟筒、烟筒上设有出水口、炉盘的另一侧设有带水套的炉盖,下部连有炉胆和炉膛、炉膛的下部装有炉排、底部设有带水套的底盘,炉膛的下部设有进水口,上述所有水套均与所述炉胆相通,因而结构简单、独特。
2)起温迅速、体积小、热效率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民用多功能采暖炉采用活动式双层炉盖和炉底盘实现了全炉带水,因热速快节能显著,烟筒水套间加装毛细管接通自来水,可以提供生活用热水,本炉盖循环管道使用了金属管道平衡连接在与炉盖最近点,并且使用经久耐用的活动臂,开盖时挂在专设盖挂上简洁美观安全可靠,底盘带水充分吸收了火渣灰剩余热量。
3)结构合理:本实用新型炉盖和炉底盘设计为双层,双层盖面有进出水口,出水口按上坡连接与炉盖最近炉外筒侧,回水平衡连接炉外壳上面。炉膛内的火苗直冲炉盖,炉盖内的水靠重力推动自动循环。为了吸收灰室余留热能,炉底盘设计为双层,通往回水和炉体,来自回水管道的低温水给于预热。毛细管进水口穿过炉体外壳侧面出头通往自来水,出水口螺旋穿过整个炉筒夹层内最顶部出头连接使用热水设备。
4)用途广泛:提供散热器、地热管热源,炉火可直接炊事做饭。毛细管可提供生活用热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民用多功能采暖炉,包括带有夹层水套的炉盘1,如图1所示:在炉盘1的上部一侧安装有设有夹层水套的烟筒2、烟筒2上设有出水口10、炉盘1的另一侧设有带水套的炉盖3,下部连有带有夹层水套的炉膛17、炉膛17的下部装有炉排5、底部设有带水套的底盘4,炉膛17的下部设有进水口11,上述所有水套均与所述炉胆相通,烟筒2的夹层水套内安装有呈螺旋状的毛细水管13,带水套的炉盖3上设有炉盖进水管8和炉盖出水管9,炉盖进水管8和炉盖出水管9分别通过炉盖进水管活动臂14和炉盖出水管活动臂15与设有夹层水套的烟筒2相通,在所述炉盖3的一侧设有一炉盖挂勾7,在所述烟筒2上设有一与所述炉盖挂勾7相配合的炉盖挂座12。
在炉膛3下方设有清灰进风口16。
烟筒2和所述炉膛3分别位于所述炉盘1的两侧。
如图1所示:燃料从炉盖3投入,进入炉膛17内的炉排5内,燃料燃烧后,热烟气沿着炉膛17通过炉盘1内,进入烟筒2内,从烟筒2排入大气,同时随着热烟气的流动,加热各个水套内的水,由于炉盘1靠近燃烧室,因而其表面的温度高,这样当打开炉盖3时,可以通过炉盖挂勾7,打开后将其挂在炉盖挂座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西雅拉图,未经赛西雅拉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6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