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形砂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6414.0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38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马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若飞 |
主分类号: | B24D7/18 | 分类号: | B24D7/18;B24D7/06;C09K3/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6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相关于一种仿形砂轮,该仿形砂轮可应用于石材、玻璃、陶瓷等材料的仿形加工。
背景技术
石材、玻璃、陶瓷等材料的仿形加工,大多数是利用带有轮廓形状的仿形砂轮对被加工材料的表面进行磨削成型,产生设定的轮廓仿形面,随后再经过精磨和抛光,使材料的边沿呈现出装饰性或功能性的仿形边。目前,对于仿形加工(尤其是粗加工),均普遍采用超硬磨料仿形砂轮。
从仿形砂轮的超硬磨料分布来讲,可以将砂轮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层超硬磨料砂轮;一类是孕镶超硬磨料砂轮。在使用中,这两类砂轮各有利弊。通过电镀或钎焊工艺制作的单层超硬磨料砂轮,尽管在磨削中呈高的效率,磨料获得了较高的把持力,所磨削的工件形状准确度良好,但这类砂轮的单层磨料全部分布在同一工作面上,当磨削工作面一旦出现磨料钝化,将使磨料与工件在接触处产生出高摩擦热,将磨料烧损,此时必须中止磨削更换砂轮,砂轮的总体寿命相对较短,磨料的整体利用率很低,约3%而已。
另一方面,通过粉末冶金技术制作的孕镶型烧结砂轮具有多层工作磨料层的特征,当顶层磨料因磨损消耗或脱落时,将出露下层的磨料持续投入工作,以此延长了砂轮的使用寿命。但这类砂轮在使用中,由于金属胎体对磨料的把持较弱,磨料的出露较低,使砂轮的磨削效率水平低于单层磨料砂轮。并且在砂轮的使用过程中,在仿形磨削面上出露的磨料将出现程度不一的磨损,随着加工的进行,实际磨削面将产生很大的失真。当形状变化太大时,便要卸下砂轮,对砂轮进行形状修整处理,这不仅增加了附加修整成本,而且因去除了大量未利用磨料,致使磨料的整体利用率低下。
因此,对现有的仿形砂轮还存在着改进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颖的仿形砂轮,该仿形砂轮整体提高了超硬磨料的使用率,在使用中体现出高磨削效率、长寿命等特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形砂轮,包括砂轮基体和设置在所述的砂轮基体上的多个仿形磨削节块,所述的砂轮基体与多个所述的仿形磨削节块各自独立成型,并且所述的仿形磨削节块通过机械方式定位并夹紧到所述的砂轮基体上去;所述的仿形磨削节块包括仿形节块体和在所述的仿形节块体上设定的磨削面;仿形节块体上所设定的磨削面设置在仿形节块体的若干沿着平行于砂轮的轴向方向延伸并沿砂轮的径向方向伸出的齿节上,所述的磨削面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齿节顶部并与磨削方向平行的齿节磨削面顶面、沿磨削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的齿节磨削面顶面呈5°至90°范围夹角的齿节磨削面斜面、位于所述的齿节的底部的齿节磨削面底面、以及位于与所述的齿节磨削面斜面相对处的齿节磨削面后侧面,所述的磨削面上粘接有单层的超硬磨料。
由于上述技术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钎焊、粘接金属等方式将超硬磨料粘接于若干伸出齿节构成仿形磨削面,在砂轮投入磨削时,首先齿节磨削面顶面与工件接触;当齿节磨削面顶面磨料磨损脱落后,齿节磨削面斜面的磨料接着参与磨削,以此更替,直到齿节磨削面斜面和齿节磨削面底面的磨料耗尽。由于齿节与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因此降低了切削阻力和磨削热,使磨料的磨损和脱落降低,极大的提高了超硬磨料的利用率;同时由于齿节磨削面的表面呈接力更替形式投入磨削,使砂轮兼有单层砂轮的高效特征和孕镶砂轮的长寿命特征,并使砂轮的轮廓形状维持了较高的准确度。此外,由于仿形磨削节块与砂轮基体之间的连接采用了机械装夹形式,因此可以避免常规孕镶节块式砂轮的超硬磨料的二次受热(即先经过烧结受热,随后经过焊接受热),以此保护了超硬磨料的品质、避免二次热衰减。并通过可拆卸的节块方式,可以重复多次的使用砂轮基体,以此节约了砂轮成本,尤其对于大直径砂轮(例如Φ200mm或以上直径)的成本节约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1透视图从顶侧面示意性表示了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仿形磨削节块的一个方案;
图2透视图从底侧面示意性表示了图1所示的仿形磨削节块;
图3为沿图1线A—A对齿节、磨削面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4与图3方案类似,表示了齿节、磨削面的另一种方案;
图5与图3方案类似,表示了齿节、磨削面的再一种方案;
图6表示了图1所示的仿形磨削节块装配构成仿形砂轮的侧面剖视图;
图7为图6仿形砂轮的俯视图;
图8至图37示意性的图示了仿形砂轮上仿形磨削节块所构成的仿形面和与之对应的加工工件的仿形轮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若飞,未经马若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64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