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滴丸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6067.1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60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闵金杆 | 申请(专利权)人: | 闵金杆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1江苏省泰州市高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丸机,特别是一种滴丸成型的药用机械。
背景技术
滴丸机生产的滴丸丸重及丸重差异是滴丸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的制药工业中滴丸机生产出的滴丸大小不均匀,因此需要用选丸机选丸或者进行筛丸,这样制作工序比较复杂,操作不便.另外在滴丸时的温度也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药物与基质能否溶化和成型问题,也影响药液的粘稠度,从而影响到丸重,但是目前的滴丸机在滴丸时的温度很难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滴丸机,它可以生产出比较均匀的滴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滴丸机,它包括滴丸机主体和冷却介质循环装置,所述的滴丸机主体上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上部分内设有油箱,油箱内设有料罐,在料罐的底部设有滴罐,在滴罐与料罐之间设有球阀,滴罐与料罐通过球阀隔开,滴罐的底部均匀设有滴头,在壳体的下部分设有冷却桶,冷却桶与滴头相对应,所述的冷却介质循环装置设有制冷循环槽,在制冷循环槽与冷却桶相连通,在制冷循环槽上部设有出丸口和电泵,冷却桶的底部与出丸口连通,电泵与冷却桶连接。
所述的滴头滴出口的管壁厚度小于0.3mm。所述的油箱、滴罐及制冷循环槽内设有温度自控系统,温度自控系统包括铂电阻,铂电阻位于油箱、滴罐及制冷循环槽内,在铂电阻上连接有温度调节仪和可控硅电压调整器。所述出丸口的底部设有网状的盛丸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滴丸机的滴头的管壁厚度在0.3mm以下,这样在不需要选丸机的条件下得到比较均匀的滴丸,而且滴丸的成型效果也比较好。本实用新型采用温度自控系统,这样可以通过铂电阻、温度调节仪和可控硅电压调整器来调节油箱、滴罐及制冷循环槽内的温度,使温度偏差小,从而调节药液的粘稠度,保证了滴丸的丸重。本实用新型冷却桶的冷却液和装在制冷循环槽内的出丸口有液位差,滴丸经由冷却桶底部出口和管道随冷却介质流入网状盛丸篮后,液体漏出,滴丸留在篮内,将盛丸篮取出,即可将药丸倒出,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滴丸机,它包括滴丸机主体1和冷却介质循环装置,滴丸机主体1上包括壳体2,在壳体2的上部分内设有油箱3,油箱3内设有料罐4,在料罐4的底部设有滴罐5,在滴罐5与料罐4之间设有球阀,滴罐5与料罐4通过球阀隔开,滴罐5的底部设有滴头6,滴头6滴出口的管壁厚度小于0.3mm,在壳体2的下部分设有冷却桶7,冷却桶7与滴头6相对应,所述的冷却介质循环装置设有制冷循环槽8,在制冷循环槽8与冷却桶7相连通,在制冷循环槽8上部设有出丸口9和电泵10,冷却桶7的底部与出丸口9连通,在出丸口9的底部设有网状的盛丸槽11。电泵10与冷却桶7连接,在油箱3、滴罐5及制冷循环槽8内设有温度自控系统,温度自控系统包括铂电阻,铂电阻位于油箱3、滴罐5及制冷循环槽8内,在铂电阻上连接有温度调节仪和可控硅电压调整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将原料放入料罐4中,打开球阀,原料进入滴罐5内,然后由滴头6流入冷却桶7内,被冷却桶7内的冷却液体迅速冷却,这样在冷却桶7内就形成圆形的滴丸,滴丸和冷却液体由冷却桶7底部的出口流入盛丸槽11内,经过盛丸槽11的过滤,滴丸留在盛丸槽11内,而冷却液体流入制冷循环槽8内,并且通过电泵10将冷却液体抽到冷却桶7内,使冷却液体可以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闵金杆,未经闵金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60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氢分离的具有长期稳定性能的复合钯膜
- 下一篇:用于制备环氧化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