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供抽取式硬盘机使用的架体组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5597.4 | 申请日: | 200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35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杨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H05K7/14;H05K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雪静;逯长明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取 硬盘机 使用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架体组合结构,特别是提供一种供抽取式硬盘机使用的架体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抽取式硬盘盒的问世,提供想更换硬盘的使用者快速简便的方式,不用像以往传统式硬盘需要工具从计算机主机内进行拆装,更不需要有相关的计算机组装基本技能,可直接透过抽取的方式将需要更换的硬盘抽取置换。
目前相关的抽取式硬盘盒搭配的抽取结构揭露,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303460号《抽取式硬盘的承载装置》,透过一壳体间形成有一供硬盘置设的容置槽;一拉门机构,连接于壳体的前方;一连动机构,设于壳体的外壳座与内壳座之间以及一连接器座体,连接于壳体的后方,透过所述滑动板的推动部用以将硬盘从连接器座体上推开退出。该案提供了一种可以将硬盘自连接器座体上推开退出的结构设计。另外,针对特殊功能性目的的设计,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257464号《抽取式硬盘盒的结构改良》所揭,藉此技术特征使热量更容易被计算机风扇吹拂的气流所带走。
在计算机外设产业快速发展之际,市面上抽取式硬盘的抽取结构设计千变万化,各家均具有独特设计,并且针对各项使用者需求或是特殊效果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市面各式机架上所形成的开口及其内部空间,仅简单透过对准该机架开口即将抽取式硬盘机塞入,有时还必须左右稍加摇晃排除对不准、卡件的窘境,并未在机架的设计上作更细密的设计考虑。并且,所使用的机架本身在组装上往往缺乏快速组装的效率,更遑论提供抽取式硬盘机良好的安装条件。
本创作人即根据机架的架体进行研究,藉解决市场应用面的需求持续研究加以改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开发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机架架体本身透过组装结构形成可分层间格的架体。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让架体所形成的每一个分层间格的空间上均具有避震垫以及轨条,提供抽取式硬盘机的运作稳定、导引抽取度顺畅的增进效益,在与硬盘机的托盘相对应的结构搭配之下,使托盘得以平稳、顺畅的导入机架内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主要是提供一种供抽取式硬盘机使用的架体组合结构,其在一底座及一上盖形成的空间中,设置一主架体、一隔板、一连接组件、风扇,再透过一后框架与该上盖及该底座结合而成;其中,该隔板具有一长孔、左右两边缘设有复数定位卡榫,透过该长孔使隔板穿过主架体的中板,直到与分布在主架体上的支撑件顶挚,在主架体的中板及侧板上形成有对应的轨条,随着隔板将主架体分为分层间格空间,各组轨条将适用于各自的抽取式硬盘机,主架体的后方设置具有复数连接器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与后框架上的螺柱进行锁固,后框架透过折面与上盖锁合,压挚条对主架体后端位置进行压挚、及与底座进行锁合。
其中,上盖与底座相应扣合。本实用新型主要在主架体所形成的每一个分层间格的空间上均具有避震垫以及轨条,在主架体的后方设置具有复数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以及风扇,该连接器组件及风扇将由后方框架包覆,并且由该框架固定在底座及上盖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架体,将由避震垫提供抽取式硬盘机的运作稳定及避震功效、轨条提供抽取式硬盘机导引抽取度顺畅的增进效益,该后端将透设置连接组件及风扇提供抽取式硬盘机必要的电信号及良好散热,且达到最佳的机体强固性。
以下将配合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下述所列举的实施例仅用以阐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当可做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图;以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55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