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梁水面防撞预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5421.9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36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际军 |
主分类号: | G08G3/02 | 分类号: | G08G3/02;H01H3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水面 预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防护预警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在桥梁非通航孔附近水域设置的防撞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造桥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创新,目前,我国的桥梁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已建成的东海大桥31公里长,杭州湾跨海大桥36公里长,在建的跨海金塘大桥也有18公里,其中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大桥中世界第一。这三座大桥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水域。东海大桥和金塘大桥分别位于洋山港和宁波舟山港区域内,常年通航船舶繁多,且吨位较大,这就给大桥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压力。例如在2008年3月底在建的金塘跨海大桥的非通航孔被一艘7000吨的货船碰撞,造成近3000吨的桥面板断裂跨塌,压扁货船驾驶舱等二层建筑,船上多人伤亡。如果当时桥面上处于通车的状态下,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在肇事当天的气象情况较好,能见度良好。通常,在这种气象情况下,船上的驾驶人员应该能辩清桥梁的通航孔和非通航孔,而且通航孔有非常明显的航标导航,但是肇事船即在距离通航孔1000米左右的非通航孔中撞塌大桥。因船长及当时的驾驶人员已死亡,所以当时船上是什么原因引起船舶偏离航向是个迷。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船舶偏离航向,对大桥来说,今后这种被碰撞的可能依然存在,而且大桥设计的抗撞力是在200-300吨,然而,上述的肇事船舶在不计算流速的情况下,它的瞬时冲击力可达1000吨以上,这对大桥来说简直是不可一击。如果将大桥设计成有1000吨抗冲击能力的话,那么大桥的造价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上升,不但成本大的惊人,使业主单位难以承受,而施工难度也不可想象的增大。就目前而言难以达到,而且得不偿失。因此现在的这些大桥主要是采取预防措施,在水面部份的防撞预警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几十公里长的桥梁设置防撞预警装置来弥补抗撞能力的不足更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桥梁在水面部份抗撞击能力不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水面防撞预警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即时测知越界船舶靠近桥梁非通航孔的确切位置,而且能正确拍摄肇事地点的情况,实施监控,并及时发出预警警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桥梁非通航孔附近水域设置警戒线,警戒线上设置若干个灯标浮筒,警戒线内为禁航区,禁止船舶进入该水域,在警戒线与桥梁之间再设置一道紧急报警线,在报警线上设置若干个锚浮球,一旦有船舶超越该报警线,预警装置将立即发出紧急报警信号,并且立即实施封闭该段桥梁的路面通行,以策安全。
船舶越界的感应信号是由感应线的断路来实现的,感应线是由感应浮、导线、绳索组成。
感应浮,是在绝缘材料制成中空扁平的外壳内设置簧片舱,用金属弹性材料制成条状跳簧和定簧片分两组平行固定在簧片舱内,两组
簧片用电阻并联连接,簧片的两端输出线连接感应浮壳上的插口,在跳簧片上固定一磁性小块,与磁性小块对应的簧片舱壁上固定一铁磁材料,磁性小块可吸附在铁磁材料上,这时跳簧片与定簧片不接触,电路断路。簧片舱外上面与外壳之间形成长方形的空腔,空腔内安装一长方形的磁性条,磁性条在空腔内可上下跳动。在常状态下磁性条与簧片舱上的铁磁材料吸附,稳定簧片舱的壳体上,由于磁性条与磁性小块的极性相反,因此在磁性条的磁力作用下异性相斥,簧片舱内的跳簧片被推斥,压迫在定簧片上,紧压接触使电路通路。
感应浮的外壳两端设置导线插口,插口上设置水密接头(现有技术)。
导线,由两根金属材料制成外层包裹绝缘材料,引出两根导线连接水密插头(现有技术)。导线的插头插入感应浮的插口内,以连接各个感应浮和信号处理装置并传递信号。
感应线沿警界线和紧急报警线长分布,感应线与设置在警戒线上的灯标浮筒用绳索相串连,浮在水面上。紧急报线的感应线与锚浮球相串连,浮在水面上。感应线是整个预报警装置的传感器,它的感应灵敏度和正确程度直接影响预报警装置的实用价值。它是一个电阻回路,在回路中以断路时改变电阻值来传递肇事信号。
根据欧姆定律和克希荷夫电流定律,可以推导应感线中几个电阻并联时,其等效电阻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际军,未经陈际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5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板
- 下一篇:通过指纹识别生成密码的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