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台历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4657.0 | 申请日: | 200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65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志军 |
主分类号: | B42D5/04 | 分类号: | B42D5/04;B42D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宋子良 |
地址: | 310004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台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历,尤其是一种可折叠台历。
背景技术
台历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图1示出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02229003.6所公开的一种多功能台历,它包括一个可折叠的托架1、多张月历页4构成的台历芯、台历芯与三角托架1通过虎爪圈连为一体,其中每张台历芯设置有“十”字形可撕齿孔3。“十”字形可撕齿孔3上、下、左、右直通到底将每张台历芯4分割为上、下大小不等的四个部分,下面大的部分与明信片大小相等、上面印有各种文字、或图案,反面印有邮寄明信片的填写格式,下面小的部分与贺卡相等、正面印有月历2、反面印有祝贺之类的词语。
每过一个月时,将过期的台历芯翻过,沿齿孔从头至尾撕下明信片和贺卡备用,封面上的像片仍然不被遮挡。可以长期使用。
但是由于台历芯暴露在外,携带这种台历时容易将台历芯弄脏并使台历芯皱折,因此,这种台历在出售时,通常都有外包装,例如一层塑料,此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携带方便,同时具有包装功能的可折叠台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台历,包括历芯、放置历芯的托架、以及将历芯固定到托架上的夹持器,托架包括顺次可折叠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以及第四板,第三板的宽度基本上等于第一板、第二板和历芯的厚度之和;夹持器是可开合的扣环,其纵向固定在第四板上,并穿过历芯和第一板的起始端。
优选的,在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以及第四板上设有柔性材料覆盖层并通过柔性材料覆盖层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柔性覆盖层通过缝线或铆钉将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以及第四板连接。
优选的,第二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副板和第二副板。
优选的,柔性覆盖层通过缝线或铆钉将第一副板和第二副板连接。
优选的,第四板的末端边缘上设有凹口。
优选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以及第四板都为长方形板件,各板件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还包括记事本,设置在第四板上。
优选的,扣环还穿过记事本。
优选的,记事本粘接在第四板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台历具有上述结构,可折叠成书本状,因而容易携带且历芯收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保护而不易皱折,而且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通过柔性连接件而成为三角支架,供台历翻阅。
应该理解,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列举和说明性质的,目的是为了对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在随后的说明中给出,部分地可从该说明中明显看出,或可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中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从以下书面说明、权利要求以及附图特别给出的结构来理解、获得。
附图说明
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这些附图图解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可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02229003.6所公开的一种多功能台历;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叠台历折叠状态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可折叠台历折叠状态的侧视图;以及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可折叠台历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予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台历在折叠状态时为书本状,其包括历芯170,固定历芯170的夹持器164,以及第一板140、第二板130、第三板120和第四板110,其中第三板120的宽度基本上等于第一板140、第二板130和历芯170的厚度之和,使得第一板140、第二板130、第三板120和第四板110构成的历芯170的容纳空间。夹持器164是可开合的扣环,其纵向固定在第四板110上,并穿过历芯170和第一板140的起始端。
可折叠台历具有上述结构,可折叠成书本状,而且第一板140、第二板130、第三板120可以通过柔性连接件而成为三角支架,供台历翻阅。
夹持器164的结构是公知的、例如在传统的扣环式文件夹中经常使用。其是可开合的扣环结构,方便更换历芯或者增减页数。
优选的,在第一板140、第二板130、第三板120和第四板110上设有柔性材料覆盖层并通过柔性材料覆盖层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志军,未经沈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4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