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受动力工具驱动的可调角度起子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3991.4 | 申请日: | 200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40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俯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B25B2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工具 驱动 可调 角度 起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受动力工具驱动的可调角度起子工具,尤其是 指一种由动力工具传动,且可提供调整适当角度而适合使用于不同工作场 合的受动力工具驱动的可调角度起子工具。
背景技术
按公知的动力式起子工具,因其握把与主体为固定接合状态,因此 其施力方向为单一方向,但由于螺丝所锁设的方位及其位置因应其需求, 未必呈同一方向、角度设置,而不同方向、角度的锁设则需因应不同的施 力方向,但现今各式电子或机械的产品多样并具有各式不同的形状,而使 其螺丝的锁设均较为隐密或其角落边,使得公知的动力式起子,当其工具 头确实卡掣于螺丝的凹孔时,柄部已相当贴合于工作物边边角角的角落 边,而使其握把难以握持,进而无法达到拆卸螺丝的目的,造成操作上的 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动力工具驱动的可调角度起子工 具,以符合现场工作的角度调整,而使动力工具更能达到其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受动力工具驱动的可调角度起子 工具,主要由一握把、一传动装置、一本体及一上盖体及所组成,其中, 于该传动装置的固定座的底端螺设一握把,而该固定座上则设置一透孔, 以供一中介转盘的底端轴杆套设,该中介转盘上分别相互紧贴咬合一驱动 转盘及一该从动转盘,该驱动转盘横向设置于固定座内而限位,于其一端 设置的轴孔,以供动力工具的驱动,而该从动转盘一端的传动齿轮恰可啮 合一从动齿轮,进而可由从动齿轮而供一工具头的转动动力,并于该本体 上则由一螺丝锁设一上盖体。
所述的受动力工具驱动的可调角度起子工具,其中一该传动装置,主 要是以一固定座的底端设置螺杆,以穿设本体的透孔而螺结于握把的螺孔 内螺结,而该固定座位于螺杆的上方则设置一透孔及一限位槽,以供一中 介转盘的底端轴杆及限位凸柱套设,而该固定座则横向供一驱动转盘的套 设,该驱动转盘的一端可供动力工具的工具头套设驱动的轴孔,而该驱动 转盘上则套设有轴承及一封盖;
一本体于其近底端设置一限位凹槽,以供一从动齿轮的限位凸缘套设 其内限位,并于该从动齿轮一端设置一穿孔,以供一轴杆的穿设,该轴杆 的一端设置一螺孔,以供一螺丝由本体的限位座的透孔往内穿设螺结,该 限位座上设置一限位凸缘,该限位凸缘可供一传动齿轮的颈部套设,该传 动齿轮的一端设置一穿孔,以供一轴杆的穿设,该轴孔一端设置螺孔,以 供一螺丝由本体外往内穿设螺结,而该传动齿轮的一端则成型一从动转 盘;
一上盖体,于其上由螺丝而螺结于本体的螺孔内,而于该上盖体的底 面则设置有抵制杆及限位杆。
所述的受动力工具驱动的可调角度起子工具,其中该驱动转盘前端为 锥体状,并得以与中介转盘的锥面相互紧贴咬合。
所述的受动力工具驱动的可调角度起子工具,其中该从动齿轮一端设 置一螺孔,以供一工具头的螺杆由本体外往内穿设并螺结于该螺孔。
所述的受动力工具驱动的可调角度起子工具,其中该从动转盘前端呈 锥体状,并得以与中介转盘的锥面相互紧贴咬合。
所述的受动力工具驱动的可调角度起子工具,其中该抵制杆可略为抵 制于中介转盘的顶面上。
所述的受动力工具驱动的可调角度起子工具,其中该限位杆可分别设 置于传动齿轮及从动齿的颈部。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驱动转盘带动中介转盘,而使得紧贴咬合于中介转 盘上的从动转盘得以与驱动转盘呈同向转动,并使从动转盘一端的传动齿 轮带动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起子工具头的作动,以达拆卸螺丝 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在由转盘带动、中介转盘与从动转盘的设置,而提供 本体做角度的转换时,得使其转盘带动、中介转盘与从动转盘仍相互紧贴 咬合,以达因应不同施力角度而调整的受动力工具驱动的可调角度起子工 具。
附简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入俯视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无上盖体的部份立体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
附图中主要标记说明:
1—握把 11—螺孔
2—传动装置
21—固定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鑫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39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对流加热的喷嘴冷却真空气淬炉
- 下一篇:城市轻轨一系橡胶金属层叠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