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尘器地刷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3969.X | 申请日: | 200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03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马卫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卫宏 |
主分类号: | A47L9/02 | 分类号: | A47L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11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地刷。
背景技术
吸尘器地刷是多数种类的真空吸尘器上必配的附件,它的作用是用于对清洁面进行清扫,以便将清洁面上的一些污物卷入地刷本体内的吸尘通道中,进而将这些污物再通过管接头送入吸管中,最后进入吸尘器本体中进行净化和过滤。
如图5~6所示的地刷,为了造型美观,地刷常制成长方体状的地刷本体,由于长方体状为一种带有若干拐角的形体结构,这些拐角并不都是光滑的R角,如位于管接头的管腔与吸尘通道的连接处,在此连接处会产生很多台阶,气流流过此处时会由于壁面的不光滑(台阶)产生很大的噪音。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注塑地刷本体时,采用尽可能光滑的地刷本体模具。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能做到两者的光滑过渡连接。另外,地刷本体有的是一次注塑成型的,有的是分成上下两部分注塑,但是无论哪种方式,要想对地刷本体内部的管腔与吸尘通道的连接处进行二次加工是很困难的。因此,实现更进一步的减低吸尘器本体在吸尘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一直成为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静音特性的吸尘器地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地刷,包括地刷本体和连接在地刷本体上的管接头,所述地刷本体内部形成吸尘通道,所述管接头内形成管腔,所述吸尘通道与管腔内部相气流连通,所述的吸尘通道与所述的管腔之间设置有附件,所述吸尘通道与所述管腔之间通过该附件构成光滑的过渡面。
所述的地刷本体的顶部中间具有一个向上凸出的凸部,所述的附件设置在该凸部的内壁处。
所述的管接头内形成的管腔为光滑管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增设了附件,使得气流入口部与管接头能够光滑的相连接。这样当吸尘器在工作,气流在流过此连接处时,不会产生很大的阻力,进而也不会产生什么噪音,从而达到了静音地刷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图;
附图5为背景技术的地刷的立体图;
附图6为背景技术的地刷的又一立体图;
其中:1、地刷本体;11、开口;12、出口;13、吸尘通道;14、凸部;2、管接头;21、管腔;3、附件;4、过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其中的应用。
如图1~3所示,该吸尘器地刷具有一个长方体型的地刷本体1,一个连接在地刷本体1上的管接头2。管接头2内形成管腔21。管接头1内形成的管腔21为光滑管腔。地刷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开口11,上部设置有一个将气流导入管腔21内的出口12,地刷本体1的内部在从开口11到出口12之间形成吸尘通道13,吸尘通道13与管腔21内部相气流连通。
吸尘通道13与管腔21之间设置有附件3,附件3的表面为光滑曲面,该附件3能够使得吸尘通道13与管腔21之间构成光滑的过渡面4,当含尘气流从吸尘通道13流入管腔21内时,由于两者之间的过渡面光滑,这样含尘气流流过时不会产生什么噪音,从而达到静音的效果,结构原理如图4所示。
为了造型美观,地刷本体1在其顶部中间位置处的壳体向外凸出形成一个凸部14,此时凸部14的内壁处形成一个凹坑,附件3就安装在凸部14的内壁处(即凹坑处)。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卫宏,未经马卫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39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转动泄油的煎烤机
- 下一篇:一种立式可移动炭火烤全羊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