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千斤顶行程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3746.3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10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严李荣;吴志勇;李兴奎;刘显晖;庞俊辉;梁利文;李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24 | 分类号: | B66F3/24;B66F17/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小芹 |
地址: | 545005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千斤顶 行程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的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各类千斤顶的活塞限位、防止活塞大端顶住前端盖后把前端盖打飞出来的千斤顶行程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类千斤顶设备中,千斤顶活塞的伸出量是一定的,工作时活塞不能运行到极限位置,即是活塞的行程不能完全使用完,如行程用尽,活塞已无伸出量,并且活塞的大端会顶住前端盖,如果操作人员不注意,看见活塞不动,则继续增加压力,随着压力的增加,千斤顶的力量全部集中在前端盖上,以致最后活塞的大端会把前端盖顶飞出来,有可能还会引起安全事故。而1999年11月24日公开的公告号为:CN2350598Y的“油缸行程限位器”虽然也公开了一种可以使活塞运行到极限位置前能自行停止运行、从而可以保护油缸的油缸行程限位器,但该专利仍存在以下两个缺点:一是该限位器在活塞上外露的长度过多,从而增加了千斤顶的长度,也增加了生产成本;二是该限位器的阀体上没有限位结构,在高油压的工作环境下,会将套在阀体上的弹簧压坏,该弹簧一旦被压坏,阀体则不能回位,从而使各油路直接相通,千斤顶因此就无法继续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在各种千斤顶的使用过程中,千斤顶的安全使用尤为重要,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千斤顶行程限位装置,使其不仅能解决目前千斤顶使用中由于误操作而导致的千斤顶损坏、并有可能导致人员安全事故的不足之处,而且还能解决由于采用行程限位装置后增加了千斤顶的长度和生产成本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使该千斤顶行程限位装置还能解决弹簧容易被压坏的不足之处。
解决上述主要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千斤顶行程限位装置,包括空心堵头A、单向阀A、阀杆、套在阀杆外的弹簧C以及单向阀B,单向阀A主要由弹簧A、阀芯A构成,阀杆为大端带有密封圈的阶梯轴,单向阀B主要由阀芯B、弹簧B构成,单向阀A与单向阀B的安装方向相反,所述的千斤顶行程限位装置设置在千斤顶活塞的大端,该活塞的大端上开有依次连通的阀孔I、阀孔II和阀孔III;所述的阀杆内设有阀孔IV,并在阀孔IV的底部设有连通阀孔III的通油孔a;所述的单向阀B还包括有安装在阀杆前端的顶杆,该顶杆上开有与阀孔IV连通的阀孔V以及与阀孔V相互连通的通油孔b;所述的空心堵头A、单向阀A依次安装在阀孔I内,阀杆安装在阀孔II和阀孔III内,该阀杆大端与阀孔III相配合,位于阀杆前端的阀孔III上还安装有空心堵头C;所述单向阀B的阀芯B、弹簧B的一端依次安装在阀孔IV内,弹簧B的另一端位于阀孔V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阀孔III为带有台阶面α的台阶孔,该台阶孔的大端与阀杆大端相配合,并且台阶面α至底面β的距离L大于或等于弹簧C的计算工作高度。
所述的阀芯A和阀芯B均为钢球。
所述的空心堵头A为孔用挡圈A和垫环,空心堵头C为孔用挡圈。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之千斤顶行程限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防止前端盖被顶飞,确保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千斤顶活塞的大端上,在使用时如活塞运行到底时,本装置则可打开油路,使油压卸掉,即是当活塞运行到底时,本装置的顶杆碰到千斤顶的前端盖,该顶杆推动阀杆向单向阀A的方向移动,阀杆顶开阀芯A,使进油腔的液压油通过阀孔I进入到阀孔II和阀孔III,并在油压的作用下顶开阀芯B,液压油进入回油腔,油压下降,活塞则停止运动。这样就可保证活塞无法把力传到前端盖上,使千斤顶能正常安全地使用,防止了由于误操作而导致的前端盖被顶飞,确保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节约了生产成本: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直接安装在千斤顶的活塞大端上,无需另外设置阀体,而且只有顶杆的小部份露到活塞外,因此,无需增加原千斤顶的长度,从而大幅度地节约了生产成本。
3、结构合理、避免弹簧被压坏: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还将阀孔III设计为带有台阶面α的台阶孔,该台阶孔的大端与阀杆大端相配合,并且台阶面α至底面β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弹簧C的计算工作高度。因此,当回油腔的油压增大,阀杆向单向阀A的方向移动时,该阀孔III的台阶面α可顶住阀杆大端,而由于阀孔III的台阶面α至底面β的距离L大于或等于弹簧C的计算工作高度,(该弹簧C的计算工作高度即是弹簧C受力后的理论高度,)从而避免了将套在阀杆上的弹簧C压坏,保证了千斤顶能正常运行。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推广使用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37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模组
- 下一篇:一种双回路压差保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