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用菌袋栽培直接插入、盖套环式播种、封口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3710.5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29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平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53001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栽培 直接 插入 盖套环式 播种 封口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工具,尤其是一种用于食用菌生、熟料栽培袋两头播种、两头出菇的直接插入、盖套环式播种、封口的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食用菌生、熟料两头播种、两头出菇的袋类栽培的封口工具有:塑料打包绳封口,塑料套环或自制打包带套环纸封口,绵塞盖子圆锥形空心棒体封口。塑料打包绳封口采用袋口缠上两圈绳再用力扎上一个活结,播种时拆开打包绳播入菌种,再重新在袋口上缠上两圈绳子并用力扎上一个活结,但封口速度慢,打包绳在重复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操作者的手指瘀肿。塑料套环或自制打包带套环纸封口,是将袋口套进塑料套环或自制打包带套环,反折袋口并用2~3张报纸封口,再用2~3个橡皮筋固定,该方法操作环节多,封口效率低,纸张返潮易引起紧挨着报纸的菌种受到杂病菌的侵染。绵塞盖子圆锥形空心棒体封口是先使用机械或木棒在料袋中打个纵深2/3的洞穴,并收拢袋口塞入洞穴内,再用圆锥形棒体插入料袋护洞封口,但此类封口只适合单头接种、单头出菇的料袋上使用,而且在食用菌原基的分化期,因袋口敞开而不能保证采收到某些菇类,例如:平菇、白灵菇、灵芝等品种要求采收短菇柄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采用圆锥形空心棒体直接插入、盖套环方式封口,效果好、效率高的播种、封口工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有条状开孔的圆锥形空心棒体,塞盖及套环,其特征是:圆锥形空心棒体大口端上部连接一圆形凹台,凹台的外平边呈“冂”形状;柱形中空的塞盖中间放海绵、底部为网状、外下部有一圈环状凸起,盖顶边有凸起。圆锥形空心棒下部小口端为斜剖面状密封。
本实用新型只需要注塑机械注塑模具便可生产出整套工具,也可使用铝合金、竹、木生产,制造容易。采用该工具封口,除了具有免除机械或手工对料袋打洞穴,还可保持料洞穴在灭菌、接种、搬运过程的完整性,氧气透过塞盖上的海绵,在缩短菌袋养菌的周期功能的同时,能保证两头接种出菇模式的菌袋获得理想的原基分化的要求,以及采收高商品性质的食用菌产品。使用本圆锥形空心棒体直接插入、盖套环方式封口,效果好、效率高,完全可以取代现有的封口工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整体由圆锥形空心棒体1、棒体大口端上部连接的一个圆形凹台3、塞盖4,及套环5组成。圆锥形空心棒体1一端大一端小,小口端呈密封的斜剖面状,大口端为中间开口平面,空心棒体1管壁上开的孔2呈规则凿形条状排列分布,棒体大口端上部连接的圆形凹台3,其外平边呈“冂”形状。可分离的塞盖4的下部有一圈环状凸起4-1,塞盖顶边有凸出4-2,塞盖顶的平面上开有一个通气孔眼4-3,塞盖的内腔底部为网状,塞盖内腔中间放置海绵。圆环状套环5为单独一构件,用时可起到方便套住料袋6口的作用。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为:先将圆锥形空心棒体塞上塞盖,再将料袋6的任意一端套进套环,反折袋口,再用圆锥形空心棒体插入圆环状套环内,使棒体大口端上部连接圆形凹台的平边盖在反折有袋口的套环上,然后从袋子的另一端装入培养料,再将袋口套进套环内,反折袋口,并手持圆锥形空心棒体直接插入培养料中,使圆锥形空心棒体上的凹台“冂”形边紧凑的盖卡在套环上,即达到料袋的封口目的。料袋在接种时,用手分别掀开袋子两端的塞盖,将菌种播入圆锥形空心棒体内,再塞回塞盖,即完成快速播种、封口的工序。菌丝长满料袋后,拔出整个圆锥形空心棒体,置于清水下清洗干净,可反复使用多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平,未经周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37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