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即热式饮水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3594.7 | 申请日: | 200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38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梁小华;王佩民;刘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小华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41002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热式 饮水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加热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即热式饮水机。
(二)背景技术
饮水机给人们的生活带了许多的方便。公知的饮水机把发热体浸泡在一个内胆杯体内,发热体受温控器控制且直接与饮用水接触加热水。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在温控器自动控制下电源被切断以停止加热,水慢慢冷却,当水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在温控器自动控制下,电源又被接通,加热器重新开始工作,进入又一个加热周期,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种加热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暴露出不少缺陷,例如饮用水加热时间较长,加热温度不高,饮水机的加热器长期浸在饮用水中且不管是否有人使用均自动反复加热,而饮水机中的水又没有循环,导致水质变差,如长期饮用这种水,会影响身体健康;另外,这种控制方法不但浪费电能,同时还极易造成干烧,引起安全事故。为此,人们针对上述缺陷对饮水机进行了改进,如将加热器设在在内胆杯体外面进行加热,并通过设在饮水机壳体外的感应装置来控制饮水机加热器的开闭,即沿用了电热壶加热的方式,这虽然能够解决饮水机长久加热和无序加热的问题,但要将水加热到饮用温度,不但时间长,而且还会消耗很多的电能,因此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水加热慢,温度不高的问题。又如通过将一定量的冷水加热沸腾后,让水蒸气滴入特制的量杯中凝结成饮用水,然后取出量杯将饮用水倒入自用杯具使用,即沿用了咖啡壶加热的方式,这虽然能解决饮水机水温不够高的问题,但依然需要等待、无法瞬时获得烧开的饮用水,而且由于水蒸气的温度较高,因而量杯需具备相当的耐热性能而无法用自用杯替代,同时专用量具暴露与机外与环境空气等接触,易造成污染,杯中也因高温水产生水垢不利于健康。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其加热速度快、所获得的饮用水的水温高、无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即热式饮水机,包括壳体、贮水容器和位于壳体内的加热装置、热水出口以及控制系统,加热装置位于贮水容器和热水出口间,且与控制系统相连,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一竖直设置的螺旋形石英加热管,该加热管的外表面涂覆有电热膜,加热管的入口与贮水容器相连通,加热管的出口与热水出口相连通,使贮水容器和热水出口之间形成一贯通的水流通道。
由于电热膜涂覆于加热管的外表面,因此所述发热管的表面温度比较高,为了防止热量散失,提高热能利用率,同时也为防止加热器表面过热而传导至壳体上,烫伤使用者,所述加热管外最好包裹有隔热绝缘材料。该隔热绝缘材料可以多孔材料或热反射材料,如泡沫材料、纤维材料、超细玻璃棉、陶纤纸或高硅氧棉等,但最好为石棉。
为防止热水在热水出口处遇冷变为水蒸汽喷射出来烫伤使用者,所述加热管和热水出口之间串联有一汽水分离过滤腔作为缓冲,以克服水蒸汽的热回压阻力。该汽水分离过滤腔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水蒸汽出口,出水口位于汽水分离过滤腔的低位处,进水口和水蒸汽出口均位于汽水分离过滤腔的高位处,且水蒸汽出口的位置高于进水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汽水分离过滤腔的内腔底部还设有水质过滤层,以进一步对饮用水进行过滤,使其更健康、更利于饮用。
上述方案中,所述加热管和贮水容器之间串联有一磁化阀,磁化阀可以控制管路中水流的通断,且受控制系统控制。
上述方案中,所述磁化阀与加热器之间串联有一单向水流止水阀,止水阀能够有效阻隔水蒸汽回压返回至贮水容器中。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系统设有显示热出水温度的温显模块,使用者能更直观的了解饮水机的工作情况及出水温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系统设有温控模块,该温控模块可探测加热管内是否有水,并将信号传送至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加热器的导通与关断。
木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原有的静态加热变为动态加热,加热装置选用螺旋形石英加热管,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耐干烧性能,应用涡流涌动效应加热液体,使液体在动态的状态中能够均匀、大面积的加热,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同时增加了加热水路的路径,使其热交换更充分;同时利用汽水分离过滤腔来减小水蒸汽造成的回压,使出水更畅通、更稳定,使用也更加安全。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即热式饮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壳体;2、贮水容器;3、磁化阀;4、止水阀;5、加热管;5-1 入口;5-2 出口;6、汽水分离过滤腔;6-1、进水口;6-2、出水口;6-3、水蒸汽出口;7、水质过滤层;8、电磁阀;9、热水出口;10、温控模块。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小华,未经梁小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35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太阳和风供能的利用自然降水的饮水机
- 下一篇:便携式收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