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铰链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0820113326.5 | 申请日: | 2008-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19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蒋立峰;朱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可利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2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具有屏幕和本体,而在屏幕和本体之间的两侧会设有铰链装置,使得屏幕和本体之间可以相对开合并使屏幕可枢转至适合的角度供用户使用。管簧式铰链机构为一种零部件少、组装方便的铰链装置,其在芯轴上套设有管簧架,管簧架包括卷成筒状的束紧环,以及束紧环一端径向延伸形成的固定部,束紧环另一端与固定部形成开口,束紧环套设在芯轴外并锁扣芯轴,芯轴与束紧环相互干涉产生扭力。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管簧架束紧环的一端设有轴向突起,而芯轴上与该轴向突起相对应的位置则设有一径向突起,当芯轴与束紧环发生相对转动时,芯轴上的径向突起与束紧环上的轴向突起会相遇,从而阻止进一步的转动,进而限定了笔记本屏幕和本体之间的开合角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铰链装置,其加工、组装方便,制作成本低,定位结构简单,减少了组装公差,提高了制程良率,定位效果可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铰链装置,包括枢轴、固定枢轴的固定座,以及可绕枢轴转动的管簧架,所述管簧架包括固定部和套设在枢轴上的束紧环,所述固定座一侧设有与枢轴套设固定的轴套,所述轴套向外伸出有固定座定位突起,所述固定部相对于固定座定位突起轴向沿伸出有管簧架定位突起,所述固定座定位突起和管簧架定位突起的侧面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铰链装置,包括枢轴、固定枢轴的固定座,以及可绕枢轴转动的管簧架,所述管簧架包括固定部和套设在枢轴上的束紧环,所述固定座一侧设有与枢轴套设固定的轴套,所述轴套向外伸出有固定座定位突起,所述固定部相对于固定座定位突起轴向沿伸出有管簧架定位突起,所述固定座定位突起和管簧架定位突起的侧面相对设置;所述固定座定位突起可以是沿轴套轴向延伸的凸缘,也可以是沿轴套径向延伸的一个凸台;所述枢轴与轴套固定的一端设有摩擦纹。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铰链结构仅包括枢轴、固定座和管簧架三个零件,结构简单紧凑。
2.本实用新型的枢轴易于制作,可大大降低制作成本。
3.本实用新型利用固定座上的轴套与管簧架的固定部直接定位,降低了组装精度要求,提高了制程良率。
4.本实用新型定位效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枢轴;2、固定座;3、管簧架;4、固定部;5、束紧环;6、轴套;7、凸缘;8、凸台;9、管簧架定位突起;10、摩擦纹;1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枢轴1、固定枢轴1的固定座2以及可绕枢轴1转动的管簧架3,固定座2与笔记本电脑本体固定,所述管簧架3包括固定部4和套设在枢轴1上的两个束紧环5,且两个束紧环5的开口方向相反,同时固定部4上设有安装孔11,通过安装孔11直接与笔记本电脑屏幕固定,使得管簧架3同时兼具承架的作用。所述固定座2一侧设有与枢轴1套设固定的轴套6,所述轴套6与固定部4相对的端面分别沿轴向向外伸出有凸缘7和管簧架定位突起9,所述凸缘7和管簧架定位突起9的侧面相对设置,即凸缘7和管簧架定位突起9互相位于对方相对的凹部。在管簧架3相对于枢轴1发生转动时,凸缘7和管簧架定位突起9发生相对转动,直到凸缘7和管簧架定位突起9于转动方向侧面相抵时,则定位限止转动,从而使得笔记本电脑的本体和屏幕只能打开到一定角度。
所述枢轴1与轴套6固定的一端设有摩擦纹10,该摩擦纹10为设于枢轴1表面的一圈轴向平行设置的若干条齿,摩擦纹10与轴套6内壁配合,增大摩擦力,使得枢轴1与轴套6的固定更加稳定牢固。
实施例2: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枢轴1、固定枢轴1的固定座2以及可绕枢轴1转动的管簧架3;所述枢轴1和管簧架3的结构同实施例1相同。沿轴套6径向延伸一凸台8为该实施例的固定座定位突起;同实施例1相同,所述枢轴1插入轴套6中,轴向与周向均被固定,摩擦纹10增大了枢轴1与轴套6内壁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因铰链装置多次转动而造成枢轴1与轴套6之间配合松动的可能性;如图4所示,枢轴1伸入管簧架3中,管簧架3上的管簧架定位突起9与固定座上的凸台8相互抵挡限制,同样起到定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零部件少,加工、组装方便,制作成本低,定位结构简单,减少了组装公差,提高了制程良率,定位效果可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可利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未经可利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3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沼池除壳器
- 下一篇:地下工程中的桩柱合一基础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