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式成膜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2721.1 | 申请日: | 200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92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胜;胡青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德胜;胡青峰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滑春生 |
地址: | 116043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式成膜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式成膜机,为膜类产品生产专用设备,可用于药膜及其它相关工业产品的生产。
背景技术
目前,在膜类药品生产过程中,常用的生产方式为在铜带上采用刮刀成膜,然后送入烘干燧道内电热烘干,干燥后通过卷膜装置切割收膜。然而,由于铜带与固定刮刀的间隙决定了成膜厚度,成膜过程中对铜带厚度均一性的控制极其严格,而铜带在生产过程中受热拉伸变形问题是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同时存在铜锈、鼓包等问题,造成铜带厚度变化极不稳定,生产过程无法控制,严重影响药膜生产质量,并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辊式成膜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成膜过程中对铜带厚度均一性的控制过于严格,铜带在生产过程中受热拉伸变形;以及由于存在铜锈、鼓包而造成铜带厚度变化极不稳定,生产过程无法控制,严重影响药膜生产质量,并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成膜辊、无级调速驱动装置、可调式刮刀装置、烘干燧道壳体、热风循环系统和温控装置,烘干燧道壳体构成烘干燧道,其上部的前部设有敞开口;成膜辊的轴的两端转动支撑在烘干燧道壳体的敞开口内的相对内壁上,并与无级调速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在所述的成膜辊的上方的烘干燧道壳体上装有可调式刮刀装置,在所述的烘干燧道壳体内设有热风循环系统;还配备有与所述的无级调速驱动装置、热风循环系统和温控装置连接的控制柜。
本实用新型将铜带成膜改为采用高精度烘干辊面成膜,安装特殊的内加热及外循环干燥装置,并设计出可调式刮刀系统,让刮刀随辊面移动,对刀口尺寸的变化进行补偿。通过以上改进,可有效杜绝成膜过程中因基体变形对成膜厚度差异影响问题;同时,采用可调式刮刀可杜绝辊筒轴向跳动、辊体热胀冷缩等不确定性因素对药膜厚度差异的影响,达到成膜厚度均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稳定性的目的。该设备在实际生产中成膜厚度均一,节能性好,同时,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是理想的膜类产品生产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图2的E-E剖视图)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刮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D-D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3的C-C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成膜辊,2.成膜辊轴,3.轴承座,4.烘干燧道,41.不锈钢烘干燧道壳体,5.鼓风机,6.过滤器,7.内加热器,8.可调式刮刀装置,9.微调钮,10.调速电机,11.热交换器,12.循环水泵,13.蒸汽入口,14.蒸汽出口,15.控制柜,16.排风管,17.新风入口,18.支轴,19.手柄,20.滚轮,21.微调螺杆,22.联轴座,23.进风口,24.循环水入口,25.循环水出口,26.循环水管,27.风量调节阀,28.电加热板,29.排风止回阀,31.调心轴承座,32.微调外套,33.微调螺孔芯,34.不锈钢刮刀。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成膜辊1、无级调速驱动装置(包括调速电动机10、控制柜15内的控制装置和传动机构)、可调式刮刀装置8、烘干燧道壳体41、热风循环系统和温控装置,由不锈钢的烘干燧道壳体41构成烘干燧道4,其上部的前部设有敞开口。成膜辊轴2的两端转动支撑在烘干燧道4的敞开口内的相对内壁上,并与无级调速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在所述的成膜辊1的上方的烘干燧道壳体41的一对支架30上装有可调式刮刀装置8。在所述的烘干燧道4内设有热风循环系统,还配备有与所述的无级调速驱动装置、热风循环系统和温控装置连接的控制柜15。调速电动机10与成膜辊轴2之间的传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机构和减速器。
在所述的烘干燧道内设有热风循环系统和温控装置,该热风循环系统包括装有过滤器6的新风入口17、鼓风机5、加热装置7和排风管16,新风入口17设在所述的烘干燧道的上端,在该新风入口装有鼓风机5。在所述的烘干燧道4的位于新风入口17内端附近装有加热装置7。在所述烘干燧道4的下部安装有排风管道16,在该排风管上装有排风止回阀29和风量调节阀27,该排风管16的出口通过引风机(未图示)引出所述的烘干燧道4。
所述的加热装置7为蒸汽加热管,可由厂区蒸汽管道直接提供加热热源,其加热温度受安装在所述的控制柜15上的温控系统和蒸汽电磁阀自动控制,温控系统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烘干燧道4内(未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德胜;胡青峰,未经刘德胜;胡青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27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