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烹饪器皿盖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12668.5 | 申请日: | 2008-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39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朴敏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敏奎 |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裴世亮 |
| 地址: | 韩国釜山市***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烹饪 器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器皿盖,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缩短烹饪时间和可使烹饪器皿内的食物上下均匀加热的烹饪器皿盖,适合于在普通蒸锅、平底锅或者电子煎锅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烹饪器皿盖通常由盖体和把手两部分构成。带有盖子的烹饪器皿已被广泛使用在家庭或者餐厅中。但是,这种烹饪器皿盖存在的缺点是烹饪器皿内的热量接触盖体后极易直接通过盖体流失,更无法将烹饪器皿内的热气与盖体隔离反馈到食物上,导致烹饪器皿内的食物加热时间长,从而特别浪费燃料。而且当烹饪的食物放置较多时,上部食物无法均匀的加热,并且当烹饪器皿盖取下时无法立置于灶台上占用面积大,给人们的正常烹饪活动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烹饪器皿盖,它不仅可缩短食物的加热时间节省燃料,而且可使烹饪器皿内的食物上下均匀地受热,烹饪器皿盖还可立置于灶台上占用面积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的,它包括有把手和盖体,其特征在于盖体内固定有圆形叶片盘,在圆形叶片盘上有螺旋状的导流槽,把手由手柄和连接件两部分构成,连接件呈之字形固定在盖体肩部的斜面上,手柄的下端设有与手柄为一体的手柄座,连接件与手柄座中部的安装孔插接,使手柄在盖体的上方与盖体呈平行状地固定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盖体内固定有圆形叶片盘,在圆形叶片盘上有螺旋状的导流槽,因此烹饪器皿内的热气碰到圆形叶片盘后,可延圆形叶片盘上的导流槽反馈到食物上,缩短了烹饪器皿的加热时间节省燃料,并可使烹饪器皿内的食物加热均匀,又由于烹饪器皿盖通过手柄下端的手柄座与烹饪器皿盖体的侧边构成三角形支撑座,可方便的使烹饪器皿盖立置于灶台上,使烹饪器皿盖取下时占用的面积大大减小,是一种新颖并独具特色的烹饪器皿盖产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第二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3是第三实施例图。
图4是另一实施例。
附图标记说明:
1a、1b、1c—烹饪器皿盖;
2a、2b、2c—叶片盘;
3—导流槽、4—把手、5—螺母、6—金属部、7—透明玻璃部、8—手柄、
9—手柄座、10—连接件;
80、90、100—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盖体80用钢板通过模具拉伸冲压制成,盖体80的中心有一个连接孔。圆形叶片盘2a同样用钢板通过模具冲压制成带叶片状的圆盘形体。圆形叶片盘2a上有一组从圆心向外发射呈螺旋状的导流槽3。圆形叶片盘2a的中部同样有一个对应的连接孔。把手4为圆钮状,底部埋有与把手为一体的螺杆。叶片盘2a在盖体80内通过把手4底部的螺杆加螺母5后与盖体80固定成一体,构成一个双层的烹饪盖。把手4或为图4中的一种用工程塑料制成的手柄8,在手柄的底端部有一个呈三角形与手柄8为一体的手柄座9,在手柄座9的底平面上有与连接件10配合的插孔。具有一定强度的连接件10用钢板冲压制成之字形,连接件10通过铆钉固定在盖体80肩部的斜面上,连接件10的上端与手柄8下端的手柄座9底平面上的插孔插接后用螺钉固定,将手柄8在盖体80的上方与盖体80呈平行状地固定成一体。
在图2中,把手4或为圆钮状,中部埋有螺杆。把手4通过埋敷的螺杆安装在叶片盘2b与盖体90的中心位置,将叶片盘2b与盖体90固定成一体。盖体90的中部或镶嵌有用玻璃制成的透明玻璃部7。使盖体90的主体结构形成透明状,透明玻璃部7嵌装在烹饪器皿盖1b的金属主体6的中心部位。埋有螺杆的圆钮状把手4通过底部的螺杆将叶片盘2b和透明玻璃部7固定成一体。与上述附图1中的叶片盘2a的形状一样,圆盘形叶片盘2b上同样设有从圆心向外呈放射螺旋状的导流槽3。透明玻璃部7的外部插入到金属主体6的烹饪器皿盖1b的里面中心处,圆形叶片盘2b通过中心连接孔用把手4底部的螺杆固定在透明玻璃部7的下方,叶片盘2b是被分离制造的,或通过铆钉或焊接固定,其中心被设置成凹陷状,周边的边缘向下。
圆形叶片盘2c被设置在上述盖体1c的下面中心位置,但是盖体100是通过铸造叶片盘2c使其中心向里面凹陷与外周边缘咬合,形成内置形状,与上述盖体1c中心形成一个整体形状而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敏奎,未经朴敏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26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红外线磁化保健茶具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轻型建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