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进给驱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12606.4 | 申请日: | 2008-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96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田清奇;王派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丽伟电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5/28 | 分类号: | B23Q5/28;B23Q5/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进给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加工机的进给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综合加工机械的进给驱动装置,包含有一个机台1、一支轴设在该机台1上的导螺杆2、一个螺合在该导螺杆2上且受该导螺杆2驱动沿该导螺杆2轴向产生位移的移动件3及一个用以驱动该导螺杆2的马达4。且该马达4是固设在该机台1上,并具有一支与该导螺杆2同轴线的输出轴401。
虽然,这种进给传动装置已普遍应用于综合加工机械上,但是在传动时只是利用该马达4的驱动,并无法产生较佳的适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双驱动单元的配合而达到提升瞬间扭力值,另外做到增速或减速目的且提升适用性的进给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给驱动装置,包含一个固定件、一支轴设在该固定件上的导螺杆、一个固设在该固定件上且驱动该导螺杆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一个套设在该导螺杆上的移动件及一个安装在该移动件与该导螺杆间的第二驱动单元。该第二驱动单元具有一个固设在该移动件的定子及一个安装在该定子内部的转子,该转子螺合于该导螺杆上,且该转子转动带动该移动件沿该导螺杆轴向产生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第一驱动单元驱动该导螺杆转动,以及利用第二驱动单元的转子螺合于该导螺杆,则在该导螺杆与转子朝相反方向转动时,达到增速目的,在该导螺杆与转子朝相同方向转动时,达到减速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给驱动装置,包含一个固定件、一个固设在该固定件上的第一驱动单元、一支螺合在该第一驱动单元中的导螺杆、一个连结固设在该导螺杆上的移动件及一个固设在该移动件上且驱动该导螺杆转动的第二驱动单元。该第一驱动单元并具有一个固设在该固定件的定子及一个安装在该定子内部的转子,该导螺杆螺合在该第一驱动单元的转子中,且受该转子驱动沿该转子轴向产生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导螺杆螺合于该第一驱动单元的转子中,以及利用该第二驱动单元驱动该导螺杆转动,则在该转子与该导螺杆朝相反方向转动时,达到增速目的,在该转子与该导螺杆朝相同方向转动时,达到减速目的。
结合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进给驱动装置,包含一个固定件、一支导螺杆、一个第一驱动单元、一个移动件及一个第二驱动单元。借此,利用该第一、二驱动单元同时启动,促进进给机构的瞬间扭力提高,该第二驱动单元不与该第一驱动单元同时启动时,可用于移动件瞬间速度的提升,或突发性速度降低的减速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进给驱动装置的组合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进给驱动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固定件10、一支轴设在该固定件10上的导螺杆20、一个固设在该固定件10上的第一驱动单元30、一个套设在该导螺杆20上的移动件40及一个安装在该移动件40与该导螺杆20间的第二驱动单元50。
本实施例的固定件10是以金属加工机械的机台为例,并具有呈间隔设置的一个第一支撑座11及一个第二支撑座12。
该导螺杆20具有分别轴设在该第一、二支撑座11、12中的一个第一端部21及一个第二端部22。
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单元30为马达,并具有一支联动该导螺杆20的输出轴31。
本实施例的移动件40为工作台,并具有一个设置在该第一、二支撑座11、12间的连结座41,该连结座41具有一个供该导螺杆20穿过的内孔411。
本实施例的第二驱动单元50也为马达,并具有一个固设在该移动件40的内孔411中的定子51、一个安装在该定子51内部的转子52、一个固设在该转子52内部的螺帽件53、二个套设在该螺帽件53与该定子51间的轴承54及二个设置在所述轴承54外侧的封盖55。该转子52呈中空状,该螺帽件53螺合在该导螺杆20上,所述封盖55恰抵止定位在该连结座41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丽伟电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丽伟电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26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燃气热水器强化换热的波纹型集热片
- 下一篇:多功能电子烘干衣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