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结构及其装饰灯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1836.9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09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曾维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维仁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23/06;H01L3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克臻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结构 及其 装饰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便于将电线与接脚连接的发光二极管结构,及可与该发光二极管配合组装的装饰灯具。
背景技术
参见图6所示,现有技术的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其发光源的装饰灯具60主要包括有一灯座61、一灯蒂62、一发光二极管63、两电线64及一固定块65,该灯座61为一中空管体,该灯蒂62套设于灯座61的上开口中,该发光二极管63设于灯蒂62顶端,其底端突伸有两接脚631,该接脚631分别贯穿并突伸出灯蒂62底端,该电线64由灯座61的下开口穿入并分别与发光二极管63的接脚631电性相接,以提供该发光二极管63发光所需的电力,该固定块65设于灯座61中靠近下开口处且止撑于两电线64之间,以固定该电线64的位置,避免电线64脱离该灯座61而造成电力中断。
此现有技术的装饰灯具60于组装时须先分别将电线64及固定块65设于灯座61中,以及将发光二极管63设于灯蒂62上,接着再将设有发光二极管63的灯蒂62置入灯座61中,使该发光二极管63得以与电线64相接,不但组装构件多、步骤繁杂,且难以自动化组装,多半需要以手工方式组装,物力及人力成本耗费甚多,且发光二极管63接脚631与电线64间仅以相互抵靠方式相接,容易组装时的误差而导致接触不良,故现有技术的装饰灯具60及其发光二极管63间的组装方式确有其待进一步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针对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接脚与电线间的连接方式进行改良,希借此设计解决目前现有技术的装饰灯具组装构件多、步骤繁杂,且难以自动化组装的缺点。
为了达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包括有一封装胶体,该封装胶体底端突伸有二接脚,每一接脚上间隔设有至少一下定位片及至少一上定位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装饰灯具,其包括有:
一灯座,其成型为一中空管体;
二电线分别为于一中空的橡胶管体内部穿设有一导电线,该导电线突伸出橡胶管体的端部;
前述发光二极管穿设于灯座中,其接脚的下定位片分别弯折并环设固定于一电线的橡胶管体上,而该上定位片则弯折并环设固定于该电线端部的导电在线;
一固定块,其具有一止撑块,止撑块一端形成有一下盖,该止撑块及下盖与灯座的内部空间及下开口相配合,并于其环侧面上内凹设有两相对的通槽,前述二电线分别穿设于该通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发光二极管的上、下定位片与电线间的连接,仅需简便的将定位片弯折后与电线的外部及其导电线连接即可完成,也可利用机器进行自动化的组装,接着只要再将发光二极管连同电线穿设进入灯座中,并借固定块止撑定位,便可完成装饰灯具的装设,其中,发光二极管与二电线间可确实且稳定地相互组装及电性相接,此外,还可精简组装组件(例如原有的灯蒂)及组装步骤,特别是减少了部分须以人工方式进行组装的程序,有效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饰灯具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的部份组件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未设有灯壳的侧视部份组件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侧视的部份组件剖面图;以及
图6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为一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40结构,其中发光二极管40包含有一封装胶体41,该封装胶体41的环侧面上靠近底端处环设有一挡止部411,另于封装胶体41底端突伸有二接脚42,每一接脚42上间隔设有向外突伸的至少一下定位片421及至少一上定位片422,该下定位片421及上定位片422可设计为由片材弯折成型,以方便于弯折变形。
配合参看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40可配合组装于一装饰灯具上,该装饰灯具包括有一灯座10、一灯壳20、二电线30、及一固定块50,其中:
灯座10成型为一中空管体,其两端面分别形成为一上开口11及一下开口12,并于靠近上开口11的内壁面上环设有一凸环13,而于靠近下开口12的内壁面上则内凹形成有一环槽15;
灯壳20为一中空壳体,其一侧突伸有一与其内部相通的套管21,该套管21与灯壳20的相接处内凹形成有一环槽22,此灯壳20以其套管21穿设灯座10的上开口11,并进一步借其环槽22与灯座10的凸环13相互卡扣以固定两者的相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维仁,未经曾维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18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