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型腔热流道模具中的流道分配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1726.2 | 申请日: | 200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00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祝君;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天江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0 | 分类号: | B29C45/30;B29L31/56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 高 |
地址: | 21561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型腔 热流 模具 中的 分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多型腔热流道模具,尤其涉及到多型腔热流道模具中的流道分配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国内塑瓶大输液行业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已经十几个年头,在这期间,塑瓶大输液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由于早期的瓶盖生产采用的16腔冷流道内外盖模具已经不能满足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需要,制约了塑瓶大输液行业的快速发展势头。为了适应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需要,人们在生产瓶盖时,都开始采用多型腔热流道模具,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瓶盖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大家知道,多型腔热流道模具的结构包括:流道分配器、喷头以及型腔模,其中,流道分配器由彼此相连的多级流道构成,负责将从进料口进来的物料均匀地分配到与流道分配器的出料口相连通的各个喷头中去。流道的级数越多,物料在流道中流动的阻力就越大。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小流道的级数,而且在目前的流道结构中,某一级流道的个数是上一级流道个数的两倍。这样就使得流道分配器在四级流道的基础上最多只能接十六个喷头,数量还是太少,制约了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流道级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出料口翻番的多型腔热流道模具中的流道分配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型腔热流道模具中的流道分配器,包括:器体,器体中设置有包括一个一级流道、两个二级流道和至少四组末级流道的多级流道,一级流道与进料口相通,所有末级流道的末端为出料口,每组末级流道包括“X”形布置的四个末级流道,每一级流道均对称分布在进料口的两侧,某一级所有流道的横截面之和与下一级所有流道的横截面之和相当,同级流道的横截面均相等,对于彼此相连的上、下级流道而言,所有下级流道对称分布在上级流道的两侧。
所述的器体中设置有一个一级流道、两个二级流道、四个三级流道和八组共三十二个末级流道,一级流道的横截面是两个二级流道的横截面之和,两个二级流道的横截面之和是四个三级流道的横截面之和,四个三级流道的横截面之和是三十二个末级流道的横截面之和;对于彼此相连的上、下级流道而言,二级流道对称分布在一级流道的两侧,三级流道对称分布在二级流道的两侧,四级流道即末级流道对称分布在三级流道的两侧,所有的三十二个末端流道的末端为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末端流道设置成“X”形,实现了在流道级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出料口翻番的目的,而且所述的流道结构可将物料均匀地分配到各个出料口中,换句话说,从每个出料口流出的物料的流量均相等。这样,既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满足了塑瓶盖的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1、器体,2、进料口,3、一级流道,4、二级流道,5、三级流道,6、四级流道,7、注塑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型腔热流道模具中的流道分配器,包括:器体1,器体1中设置有包括一个一级流道3、两个二级流道4和四个三级流道5和八组共三十二个四级流道6(末级流道),进料口2设置在一级流道3的中部,即:一级流道3被进料口2分割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两个二级流道4、四个三级流道5和三十二个四级流道6均对称分布在进料口2的两侧,三十二个四级流道6即末级流道的末端均向外开口、形成三十二个出料口,三十二个出料口分别与三十二个注塑喷头7相连接,每组末级流道中的四个四级流道6呈“X”形布置;一级流道3的横截面是两个二级流道4的横截面之和,两个二级流道4的横截面之和是四个三级流道5的横截面之和,四个三级流道5的横截面之和是三十二个四级流道6的横截面之和;对于彼此相连的上、下级流道而言,二级流道4对称分布在一级流道3的两侧,三级流道5对称分布在二级流道4的两侧,四级流道6即末级流道对称分布在三级流道5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四端流道6设置成“X”形,实现了在流道级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出料口翻番的目的,而且所述的流道结构可将物料均匀地分配到各个出料口中,换句话说,从每个出料口流出的物料的流量均相等。这样,既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满足了塑瓶盖的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天江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天江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17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机节能型电磁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柱上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