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电极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11437.2 | 申请日: | 2008-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59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荣瑞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408 | 分类号: | A61B5/04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胸电极,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用于连接心电图机胸导联线与患者之间,传送自人体体表采集的心电信号。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胸电极的吸附电极是用镀银金属或镍银合制而成,呈圆筒形,也称五金吸盘,其内部有一个通气孔,与硅橡胶吸球相通,筒形端口部位接触患者体表。使用时挤压吸球,排出球内空气,将电极放在所需部位,然后放松硅橡胶吸球,由于球内减压,使电极吸附在皮肤上。由于只有圆筒形底部的面积与皮肤接触,接触面积小,从而使得它的阻抗和对皮肤的压力很大,刺激作用也大,因此,不适用于输入阻抗低的放大器和不宜作长时间监护之用;且五金部位裸露,在单一故障下,有使患者或操作者产生触电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装置存在的缺点而设计提供了一种胸电极,其目的是加大吸盘与患者体表接触部位的面积,从而弱化了它的阻抗和对皮肤的压力。扩大了对设备的适应范围,减小了对患者皮肤的刺激。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该种胸电极,包括硅橡胶吸球、带绝缘外壳的连接件和硅橡胶吸盘,连接件的中心孔将吸球和吸盘的内腔导通,其结构设计特征在于:电极装在吸盘的内腔中,电极的中心环套装在连接件的下接口上,电极的底部加工有利于吸盘内腔通气的通孔。
为了进一步提高吸盘内的通气效能,中心环上加工有轴向导气槽。电极的中心环的外侧,沿中心环加工有利于吸盘内腔通气的环槽。
本实用新型吸盘将圆筒形五金吸盘更换为医用硅橡胶,电极片内装于硅胶吸盘。硅胶绝缘性和柔软性良好;电极材质为镀银ABS胶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产品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电极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述:
参见附图1~4所示,该种胸电极,包括硅橡胶吸球1、带绝缘外壳2的连接件3和硅橡胶吸盘4,连接件3的中心孔6将吸球1和吸盘4的内腔导通,电极7装在吸盘4的内腔中,电极7的中心环8套装在连接件3的下接口5上,螺母12将吸盘4和连接件3连接在一起,电极7的底部加工有利于吸盘4内腔通气的通孔10,直径为1.0mm。为了进一步提高吸盘内的通气效能,中心环8上加工有轴向导气槽9。电极7的中心环8的外侧,沿中心环8加工有利于吸盘4内腔通气的环槽11。吸盘4内的电极7与吸盘4底部端口的距离为5.0mm。这样更能提高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产品相比,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不会发生脱露的问题,另外,最主要的是增加了吸盘与患者体表接触部位的面积,减小了对皮肤的压力和刺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荣瑞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荣瑞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14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