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对称放线滑车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10353.7 | 申请日: | 2008-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00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夏拥军;冯晓红;裘雅萍;缪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英 |
| 地址: | 100192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对称 放线 滑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不对 称放线滑车。
背景技术
放线滑车是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的必备设备,对保护导线、提 高放线施工效率有重要作用。现有放线滑车的滑轮总数为奇数,常用的有单轮 放线滑车、三轮放线滑车、五轮放线滑车、七轮放线滑车及九轮放线滑车等,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线路情况及施工要求可以分别满足一次性展放单 导线、双分裂导线、四分裂导线、六分裂导线及八分裂导线的需要(即导线根 数为偶数)。对于单轮以上放线滑车,如三轮、五轮等放线滑车,中间滑轮为钢 丝绳轮,用以通过导引绳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多为牵引钢丝绳),两侧对称布 置的滑轮为导线轮,用以通过导线;对单轮放线滑车,牵引绳和导线均在该单 轮中通过。施工时首先使用牵引机拖拽导引绳拉动牵引绳通过放线滑车的钢丝 绳轮,牵引绳尾端通过牵引板与被展导线(可为多根)联接,从而可拉拽导线 通过放线滑车。
为了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总体投资和运 营成本,我国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在逐步提高,由原有的220kV渐次 过渡到330kV、500kV、750kV,乃至现在正在兴建的特高压输电工程(±800kV 直流输电工程和1000kV交流输电工程),与之相应的输电导线的截面尺寸和重 量也在不断增加。为减小放线施工中蠕变对导线造成的影响、方便观测和调整 弧垂,要求多分裂导线的各根导线必须同时展放。但对于大截面导线,其重量 较大,现有一台牵引机无法满足一次性展放多分裂所有导线的需要。在充分利 用现有张牵设备的基础上,为了简化张牵设备和提高施工效率,有时使用多台 牵引机同时工作、每台牵引机展放奇数根导线是最经济高效的施工方案(如对 于六分裂导线,可以使用两台牵引机同时工作,每台牵引机展放三根导线)。如 果使用现有放线滑车实施此施工方案,由于单台滑车同时展放的导线根数为奇 数,从而导致滑车整体受力不平衡,严重威胁施工安全,本实用新型即是为此 施工方案研发的特殊放线滑车——不对称放线滑车。
图1和图1a所示的用于展放偶数根导线的传统放线滑车由挂板3、支架4、 钢丝绳轮5、导线轮6等主要零部件组成。此种滑车的挂板上设有一个悬挂孔2, 该孔位于钢丝绳轮正上方,孔心过滑车中心对称线,使用单根连接件1悬挂于 输电杆塔上或直接悬挂于绝缘子串上(施工线段内的每基杆塔上至少悬挂1台 滑车)。由于通过滑车的导线数量为偶数,且相对滑车中心线对称布置,因此导 线对滑车施加的载荷相对滑车中心线平衡,滑车可保持垂直悬挂状态。即使考 虑到施工中各根导线的弧垂稍有不同及线路转角,也可通过张力机进行适当少 量调节,从而使滑车不会产生绕悬挂孔轴线较大的整体转角。
如果仍然使用单悬挂孔的传统放线滑车形式展放奇数根导线,放线滑车上 需要安装一个钢丝绳轮和与导线数量相同的奇数个导线轮,从而使滑轮总数为 偶数,此时不论钢丝绳轮和导线轮如何布置及使用何种连接件和悬挂方式,当 导线通过滑车时,都无法保证导线对滑车的载荷相对悬挂孔是平衡的;如果在 滑车上增加一个平衡轮,其重量与单根导线重量相匹配,用以平衡奇数根导线 产生的不平衡载荷,但在通过牵引绳时滑车整体受力仍是不平衡的。当弧垂的 导线较重,即不平衡力较大时,将使滑车产生绕悬挂孔轴线较大的整体转角, 从而使导线脱出滑轮轮槽的风险大大增加,施工安全性难以保证。
如果将展放奇数根导线的滑车设计成中间轮既可通过牵引钢丝绳又可通过 导线的奇数个滑轮的对称结构,则牵引钢丝绳通过中间轮时将轮槽表面划伤磨 粗,从而在导线通过时对导线造成损伤,因此该方案是不可取的。
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展放偶数根导线的平衡式放线滑车不能展 放奇数根导线的不足,为一次展放奇数根导线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新型放线滑 车——不对称放线滑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03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