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口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0081.0 | 申请日: | 200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40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林;偶瑞军;洪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G06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朱世定 |
地址: | 100097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口 转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接口转换设备,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实现多种接口模式与计算机实现通信的接口转换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种具有信息存储功能的设备,往往要与其他的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或是将其具有的数据传输给某一确定的设备,而目前有些设备其所具有的通信接口是比较单一的,通常只有主模式USB接口(如计算机),或是具有从模式USB接口(如一般的存储设备,是为了与所述的主模式USB接口相结合),这给其他具有某一数据接口模式的信息存储功能的设备的数据交互带来麻烦,如用IC卡作为信息存储设备的施用场合。
所述的IC卡是指集成电路卡,其通常是指符合ISO7816和ISO14443规范的IC卡,例如银行IC卡、税控IC卡、社保IC卡、身份证IC卡等,不是数码设备常用的SD卡、CF卡等。
在目前的应用中,计算机如果要对IC卡进行读写是借助一种接口转换设备,这种接口设备和计算机连接使用USB口或者串口,接口转换设备提供接触式或非接触读写方式或二者兼有用来和IC卡通信。
在目前的应用中,计算机绝大多数带有主模式USB接口,可以和具有从模式的USB设备连接,但计算机却是没有IC卡读写接口。
在需要IC卡和USB设备作为组成部分的计算机系统中,需要读写IC卡和需要与USB设备通信只能分开操作,读写IC卡通过接口转换设备,读写USB设备则通过系统计算机的USB接口,在需要对USB设备进行自由度更高的管理和读、写操作时受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限制无法实现。
在需要IC卡和USB设备作为组成部分的计算机系统中,目前没有一种接口转换设备能够同时提供接触式、非接触式读写IC卡的接口和主、从模式USB接口。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口转换器,其包括:一壳体,其内部设有:
一处理器,用以实现具有不同接口电路设备之间的数据转换和调度;
一从模式USB接口电路与所述的处理器相连接,用以与计算机的主模式USB接口电路相连;
一主模式USB接口电路与所述的处理器相连接,用以与一具有从模式USB接口电路的设备相连接。
较佳的,还包括:一接触式IC卡接口电路,其与所述的处理器相连接,用以与一接触式IC电连接,实现对其的读、写操作。
较佳的,还包括:一非接触式IC卡接口电路以及一非接触式IC卡接口天线,其中,所述的非接触式IC卡接口电路与所述的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的非接触式IC卡接口天线与所述的非接触式IC卡接口电路相连接,用以通过无线方式与一所述的非接触式IC卡相结合。
较佳的,对于设置有所述接触式IC卡接口电路的接口转换器还用对应设置一接触式IC卡卡座,其与所述的接触式IC卡接口电路相连接,所述的外壳在所述的接触式IC卡卡座位置处设置有尺寸匹配的开口,用以将IC卡插入。
其中,在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非接触式IC卡接口天线相对应的感应区。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同时提供接触式、非接触式IC卡读写接口和主模式USB接口,使得需要对这些设备操作的计算机系统能够在研发和使用过程中统一设计、统一管理,尤其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模式USB接口和计算机自带的主模式USB接口相比,通过本实用新型对USB设备进行读写,可以实现自由度更高的USB模式通信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口转换器较佳实施例一的功能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口转换器较佳实施例二的功能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口转换器应用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口转换器应用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0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取式硬盘盒
- 下一篇: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远程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