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煤腾浮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09848.8 | 申请日: | 2008-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11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祥;王华;崔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全祥 |
| 主分类号: | F23C10/02 | 分类号: | F23C1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文群 |
| 地址: | 102209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腾浮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腾浮炉,属冶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煤炉有层燃炉,如链条炉、炉箅子炉、反射炉等,还有室燃炉,如煤粉炉、煤气炉、燃油炉、流化床沸腾炉等几种,上述燃煤炉中,有的对燃煤质量要求较高,有的对燃煤粒度要求较高,有的燃烧温度达不到要求,满足不了工艺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燃煤腾浮炉,对已有的燃煤炉的结构进行改进,使燃煤炉对燃煤品种的适应性好,生产过程中的能耗降低,热效率提高,为各类回转窑等窑炉煅烧物料提供热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燃煤腾浮炉,包括:主炉膛、副炉膛、出风口、可伸缩喷料管、水蒸汽喷管、第一送风系统、第二送风系统、第三送风系统和弧形风箱;所述的弧形风箱位于主炉膛和副炉膛的顶部;所述的主炉膛和副炉膛之间由隔墙相互隔开,主炉膛的炉壁上设有可伸缩喷料管和水蒸汽喷管;所述的出风口与副炉膛相连,出风口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有风腔,风腔中设有隔板,隔板将风腔分为多个通道,内壁上设有多个布风管,每个布风管与风腔中相应的通道相连通;所述的第一送风系统和第二送风系统分别包括风机、等压风箱、风帽和排渣管,所述的风机与等压风箱相连,等压风箱与风帽相连,风帽分别置于主炉膛和副炉膛的底部,风帽底部与排渣管相连;所述的第三送风系统置于出风口与弧形风箱的连接处,第三送风系统包括配风风机和风箱,弧形风箱中设有蛇形预热风管,蛇形预热风管的进口通过配风风箱与风机相连,蛇形预热风管的出口通过风道与出风口的风腔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腾浮炉是在燃煤流化床沸腾炉和煤粉炉、煤气炉等炉型基础上优化集成一体的燃煤炉,采用双炉膛多风道多次风配风结构,实现了主燃烧室以流化床沸腾燃烧为主,副燃烧室以悬浮燃烧为主,主炉床又设置了水蒸气喷雾装置,使主副炉膛同时产生了水煤气燃烧的特征,该燃煤腾浮炉多功能、对煤的适应性好,能耗低,热效率高,可为各类回转窑等窑炉煅烧物料提供热源,尤其能提供1000-1300℃中高温物料的煅烧炉热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燃煤腾浮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H—H剖视图。
图1和图2中,1是腾浮炉的主炉膛,2是主炉膛和副炉膛之间的隔墙,3是可伸缩喷料管,4是供煤口,5是料仓,6是水蒸汽喷管,7是第一风机,8是等压风箱,9是排渣管,10是风帽,11是等压风箱,12是排渣管,13是风帽,14是第二风机,15是出风口,16是第三风机,17是配风风箱,18是弧形风箱,19是腾浮炉的副炉膛,20是出风口外壁,21是风腔,22是隔板,23是内壁,24是内壁中的布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燃煤腾浮炉,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主炉膛1、副炉膛19、出风口15、可伸缩喷料管3、水蒸汽喷管6、第一送风系统、第二送风系统、第三送风系统和弧形风箱18。弧形风箱18位于主炉膛1和副炉膛19的顶部。主炉膛1和副炉膛19之间由隔墙2相互隔开,主炉膛1的炉壁上设有可伸缩喷料管3和水蒸汽喷管6,水蒸汽喷管6用于将外界蒸汽输送喷洒在主炉膛,在高温下产生氢气和一氧化碳,增加燃力、降低能耗。出风口15与副炉膛19相连。出风口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其内壁23和外壁20之间设有风腔21,风腔21中设有隔板22,隔板22将风腔21分为多个通道,内壁23上设有多个布风管24,每个布风管与风腔中相应的通道相连通。第一送风系统和第二送风系统分别包括风机7、等压风箱8、风帽10和排渣管9,风帽10和排渣管9用于为炉膛提供氧气和排渣。风机7与等压风箱8相连,等压风箱8与风帽10相连,风帽10和13分别置于主炉膛1和副炉膛19的底部,风帽10和13底部与排渣管9和12相连。第三送风系统置于出风口15与弧形风箱18的连接处,第三送风系统包括风机16和风箱17,弧形风箱18中设有蛇形预热风管(蛇形预热风管图中未示出),蛇形预热风管的进口通过风箱与风机17相连,蛇形预热风管的出口通过配风风箱与出风口15的风腔21相连。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详细提出的腾浮炉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全祥,未经王全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98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