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双端压接机的送线剥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9673.0 | 申请日: | 200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81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民;朱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智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佩兰 |
地址: | 51066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双端压 接机 剥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双端压接机的送线剥皮装置,本装置适用 于导线第一端的送线剥皮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电器、电子等行业,都需要在器件之间连接电线。这些连接 的电线通常需经过预先处理来提高生产效率,包括:1、电线要裁成指定 的长度2、两端可能要指定长度剥皮或半剥皮3、剥了皮的电线还可能要 压上指定的接线端子。
已有的全自动双端压接机可连续进行电线的定长切断,两端剥皮(或 一端),两端压端子(或一端压或不压)。但是,已有的与双端压接机配套 的两种送线剥皮装置仍存在缺点,例如:
一种方式是:送线:从上往下看,左送线轮逆时针转,同时右送线轮 顺时针转动;剥皮:从上往下看,左送线轮顺时针转,同时右送线轮逆时 针转动。两送线轮与电线接触面积很小,送线及剥皮长度稳定性差。
另一种方式是:送线:从上往下看,左送线轮逆时针转,同时右送 线轮顺时针转动;剥皮:通过另外一马达驱动一对剥皮抓手来实现剥皮功 能。此结构占空间大,且多一剥皮马达及传动装置,成本高,其送线及剥 皮长度稳定性好。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双端压接机的送线剥皮装置,该 装置结构紧凑,占空间小,成本低,其送线及剥皮长度稳定性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这种全自动双端压接机的送线剥皮装置,它包括:主轴,主轴刚性联 接右齿轮及右同步带轮,右齿轮与左齿轮啮合,左齿轮的轴上还装有左同 步带轮,右送线轮同轴的带轮上设有右同步带,左送线轮同轴的带轮上设 有左同步带,在右送线轮轴的一端装有单向轴承,轴承外接一齿轮,齿轮 与装在滑台上的齿条啮合,滑台还装有抓手气缸,气缸活塞杆上的连接件 铰接左右对称的一对剥皮抓手。
所述的剥皮抓手为一对,每个抓手包括:抓头,抓头接一曲杆,曲杆 一端有一旋转圆心孔,该孔与旋转中心轴相接,另一端铰接一拉杆,该拉 杆的另一端与气缸活塞杆上连接件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装置结构紧凑,占空间小,成本低,其送线 及剥皮长度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抓手闭合状态图
图3:图1中抓手打开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中,14为主轴,主轴刚性联接右齿轮16及右同步带 轮18,右齿轮与左齿轮15啮合,左齿轮的轴上还装有左同步带轮19,右 送线轮2同轴的带轮上设有右同步带17,左送线轮1同轴的带轮上设有左 同步带20,在右送线轮轴3的一端装有单向轴承6,轴承6外接一齿轮5, 齿轮与装在滑台上的齿条4啮合,7为直线导轨,滑台8上还装有抓手气 缸9,气缸中设有活塞杆10,活塞杆上的连接件10-1铰接有左右对称的一 对剥皮抓手12。本装置中,左送线轮由左同步带带动,需要送出的电线 13位于左、右送线轮之间,11为导线嘴。
所述的剥皮抓手为一对,每个抓手包括:抓头12-1,抓头接一曲杆12-2, 曲杆一端有一旋转圆心孔12-3,该孔与旋转中心轴相接,另一端铰接一拉 杆12-4,该杆的另一端与活塞上连接件10-1铰接。
本结构动作原理如下:
当送线轮送线时(从上往下看,左送线轮逆时针转,同时右送线轮顺时针 转动),单向轴承不工作,抓手气缸活塞杆处在下面,剥皮抓手处于打开位 置,此时电线从送线导嘴里穿过,送至下一工序;
当电线剥皮时(从上往下看,左送线轮顺时针转,同时右送线轮逆时 针转动),抓手气缸动作,活塞杆处在上面,剥皮抓手闭合抓线;同时单向 轴承工作,力传递给齿轮,带动齿轮逆时针转,齿条后退,滑台后退(抓 手气缸及剥皮抓手与滑台为一体),剥皮抓手后退剥皮。
上述两动作可循环进行。
根据生产加工要求,全自动双端压接机需要从送线剥皮装置送出某一 定长(例如1米长)、且一端大约有1公分的裸线,其具体的操作是:要 预先用本送线剥皮装置送出1公分的电线,在该位置,操作位于电线上方 的切刀,切刀加工的深度约等于绝缘层的厚度,然后剥皮,随后再输出99 公分的电线,并以切刀切断电线,得到本工序需要加工的中间产品,该产 品再进入双端压接机的下一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智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智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96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