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通隔离带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09594.X | 申请日: | 2008-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83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锋 |
| 主分类号: | E01F15/10 | 分类号: | E01F15/10;G08G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218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 隔离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路政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隔离带。
背景技术
现有交通隔离带基本上采用固定式栏杆或者绿化带的方式将道路隔开成双向车道,绿化带的方式缺点是占用有限的道路面积,降低了道路的通行效率;固定式栏杆的缺点是在早晚高峰期间道路双向通行效率严重失衡,导致上行线道路拥堵,下行线道路闲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隔离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通隔离带,包括隔离带本体,还包括: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电机驱动输出端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连接所述隔离带本体。
进一步的,还包括:警示提示模块,所述警示提示模块包括声音电路和灯光电路,所述控制模块的声音信号输出端、灯光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声音电路、灯光电路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声音电路是蜂鸣器。
进一步的,所述灯光电路是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的,还包括:手动控制模块,所述手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操作者的指令,所述手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TCP/IP联网模块,所述TCP/IP联网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交通指挥中心的控制器相连,所述TCP/IP联网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相连。
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将现有技术中固定式栏杆隔离带变成电子可控移动式隔离带,这样当早晚高峰期间道路双向通行失衡时,通过调节中间隔离带,实现道路的最大化利用,将拥堵的道路“拓宽”,将空闲的道路“变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解决早晚高峰的拥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交通隔离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交通隔离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交通隔离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交通隔离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一种交通隔离带,请参阅图1,包括:隔离带本体1、控制模块2和电机驱动模块3,其中,控制模块2的电机驱动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3的输入端相连,电机驱动模块3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连接隔离带本体1。
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通过与电机驱动模块3的输入端相连,控制电机的开启/关闭,并通过皮带传动带动隔离带运动,实现隔离带的移动。从而将现有技术中固定式栏杆隔离带变成电子可控移动式隔离带,这样当早晚高峰期间道路双向通行失衡时,通过调节中间隔离带,实现道路的最大化利用,将拥堵的道路“拓宽”,将空闲的道路“变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解决早晚高峰的拥堵。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增加了警示提示模块,实现执勤民警手动按键指挥隔离带的移动。
一种交通隔离带,请参阅图2,包括:隔离带本体1、控制模块2、电机驱动模块3和警示提示模块4,其中,警示提示模块4包括声音电路41和灯光电路42,控制模块2的电机驱动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3的输入端相连,控制模块2的声音信号输出端与声音电路41的输入端相连,控制模块2的灯光信号输出端与灯光电路42的输入端相连,电机驱动模块3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连接隔离带本体1。
可选的,声音电路41是蜂鸣器。
可选的,灯光电路42是发光二极管。
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在控制电机开启/关闭的同时,也控制声音电路41和灯光电路42的开启/关闭,并可以通过皮带传动带动隔离带运动,实现隔离带的移动。当隔离带移动时,警示提示模块通过声音和闪光来提示隔离带正在移动,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解决早晚高峰的拥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交通隔离带使用的安全性。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增加了手动控制模块5,实现当车流量比较大的情况下,通过执勤民警手动按键指挥隔离带的移动。
一种交通隔离带,请参阅图3,包括:隔离带本体1、控制模块2、电机驱动模块3和手动控制模块5,其中,手动控制模块5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操作者的指令,手动控制模块5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2的控制端相连,控制模块2的电机驱动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3的输入端相连,电机驱动模块3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连接隔离带本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锋,未经张晓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95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