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扶正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09570.4 | 申请日: | 2008-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16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邹治新;聂上振;李锦红;马英政;王虹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唐维宁 |
| 地址: | 30028***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扶正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勘探开发中定向井、侧钻井施工作业用扶正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扶正器。
背景技术
随着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定向钻井、侧钻井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水平井完井作业时,井下工具管柱除了必须通过造斜井段的弯曲套管外,当工具进入水平裸眼井段时会遇到很大的摩擦阻力,已聚积在井眼内的地层砂和岩石碎块将使管柱下入阻力进一步增大,当阻力过大时,管柱下入作业就会被迫停止,通常需要将管柱起出来进行通井作业,或者缩短完井长度,提前结束施工作业,给水平井油气开发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2006年12月27日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旋转稳定器》(CN2851518Y),主要用于大位移井、大斜度定向井、水平井的钻井作业中。该旋转稳定器由本体、固定螺钉、密封盖、密封圈、轴承和扶正器组成,扶正器依靠轴承旋转,可以减少常规稳定器的扶正器与地层摩擦所产生的扭矩,但由于作业时钻柱所受的力非常复杂,其中的轴承很容易损坏,使扶正器不能按设计要求进行旋转,导致施工作业不能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旋转稳定器中轴承容易损坏,使扶正器不能按设计要求进行旋转,导致施工作业不能正常进行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满足水平井完井作业下入工具管柱需要的旋转扶正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旋转扶正器包括本体、扶正器,扶正器通过压盖轴向定位在本体上,压盖与本体固定连接,扶正器与本体为间隙配合,扶正器与本体之间安装有密封圈,扶正器以本体为轴旋转;扶正器表面的翼片为螺旋型;在本体安装扶正器的外圆表面有环形槽,环形槽的数量至少为2个,环形槽位于扶正器的翼片两端部,环形槽的底部为圆弧形;与本体上环形槽对应位置的扶正器上安装有钢球位于环形槽内;钢球安装在扶正器上翼片的径向通孔中,翼片上径向通孔的外端固定安装有顶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加工制造简单,便于组装,密封效果好,钢球不容易损坏,在水平井、侧钻井筛管完井中,管柱下入裸眼段遇阻力时,带有螺旋状翼片扶正器的旋转可有效清除井筒中的杂物,降低管柱下入阻力,提高一次下入管柱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扶正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3是图1的C-C剖面图。
图中:1.本体,2.压盖,3.扶正器,4.顶丝,5.顶栓,6.钢球,7.密封圈,8.翼片,9.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旋转扶正器,包括本体1、扶正器3,扶正器3表面的翼片8为螺旋型,扶正器3安装在本体1的外圆上,扶正器3内孔与本体1外圆之间有间隙。本体1安装扶正器3的外圆表面有环形槽9,至少有2个环形槽9分别位于扶正器3的两端;环形槽9的底部为圆弧形;与本体1上环形槽9对应位置的扶正器3上安装有钢球6位于环形槽9内。由于扶正器3上的翼片8比较厚,钢球6通常安装在翼片8上;在翼片8上钻有径向通孔,钢球6安装在径向通孔内,径向通孔的外端固定安装有顶栓5用以固定钢球6;为了便于调整钢球6在通孔中的径向位置,顶栓5可以与翼片8的径向通孔螺纹连接进行调整,当将间隙调整到适宜尺寸时可以采用焊接工艺将顶栓5固定在翼片8上,避免旋转扶正器下入井中钢球6的位置发生变化。通常扶正器3上有3~5个翼片8,至少在3个翼片8的两端安装钢球6效果最好。
本实用新型旋转扶正器的扶正器3通过压盖2轴向定位在本体1上,压盖2位于扶正器3的两端与本体1固定连接,压盖2与扶正器3轴向之间、径向之间均有间隙;通常压盖2与本体1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压盖2与扶正器3轴向之间间隙的调整,间隙调整适宜后,再通过压盖2上的径向顶丝4将压盖2与本体1固定。扶正器3与本体1之间安装有密封圈7,能够有效防止井下液体及异物进入本体1与扶正器3之间的间隙中,避免钢球6及环形槽9等损坏引起扶正器3不能转动的现象出现。
本实用新型旋转扶正器结构合理,加工制造简单,便于组装,密封效果好,钢球不容易损坏,除具有普通扶正器的对井下管柱支撑、居中的功能外,增加了遇阻旋转拨物功能,在水平井筛管完井施工中,当下入管柱遇阻时,扶正器能够旋转,旋转中的螺旋状翼片将阻碍管柱下入井中的岩石碎屑和松散物拨开,提高管柱下入能力。
本实用新型旋转扶正器不仅适用于水平井完井作业,也适用于其它井型的管柱下入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9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