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凑式交流电弧炉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9468.4 | 申请日: | 200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55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水池;张温永;李强;林刚;潘宏涛;李佳辉;周保鸿;韩柏金;陈学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3/08 | 分类号: | F27B3/08;F27B3/06;F27B3/10;F27D1/18;F27D11/10;C21C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00176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凑 交流 电弧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用于钢铁冶金的炼钢电炉,尤其涉及一种紧凑式交流电弧炉。
背景技术
炼钢电弧炉是一种采用电能或氧气、碳粉、燃油等为能源,以废钢、铁水等为原料的炼钢设备。电弧炉的主要组成有:导电装置、炉盖、炉壳、倾动平台、炉盖升降装置、电极调节装置、电炉倾动装置和倾动锁定装置等。在电弧炉冶炼过程中,为了保证炉内冶炼气氛、节省能源,需将炉盖置于炉壳上,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为了添加废钢等炼钢所必要的原料,又需要将炉壳上的炉盖及电极等移开,以便有足够的空间添加原料。
为了提高电炉的效率,添加废钢时,所述电极及炉盖均需要同时升起,并被旋转移动离开炉壳,使炉壳上方的空间充分暴露。目前通常的措施是在炉盖上设置3到4个起吊点,由液压缸通过链条等传动方式将炉盖提起,使炉盖与炉壳分离,然后将炉盖及电极移开。
但是上述现有的炉盖升降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
1.由于电极是通过电极调节装置把持并穿过炉盖上预留的电极孔进入炉壳,当炉盖提起时,部分电极仍然在炉盖中;由于电极与炉盖上的电极孔之间的间隙较小,且炉盖是以链条悬挂方式(挠性方式)被提起,因此,当炉盖旋转移动时,可能导致炉盖晃动,并撞击电极,引起电极折断。
2.现有结构中,炉盖是以链条多点(炉盖上设置3到4个起吊点)悬挂方式被提起,每根链条分别由一个液压缸驱动,因此,现有炉盖升降装置结构复杂、维修工作量大,且多点提升造成受力不平衡。
3.在现有结构中,由于链条是由液压缸驱动的,当炉盖未提升时,所述链条如果过于松弛,可能造成链条脱离链轮的情况发生;如果链条过于紧绷,则可使所述液压缸一直处于受力状态而影响该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4.由于链条始终与所述液压缸连接,有可能因炉盖短路而对所述液压缸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式交流电弧炉,以克服现有电弧炉炉盖升降装置结构复杂、维修工作量大,炉盖旋转移动时容易损坏电极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紧凑式交流电弧炉,所述电弧炉包括有设于倾动平台上的炉壳,所述炉壳上盖设有炉盖;在所述倾动平台上且临近所述炉壳一侧设有一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上设有炉盖升降装置和电极升降调节装置;所述炉盖升降装置包括垂直设置在旋转台一端的第一液压缸和与炉盖固定连接并由炉盖顶部向所述第一液压缸上方延伸设置的一炉盖把持臂,所述炉盖把持臂上正对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位置设有一供第一液压缸移动穿入的导槽,所述炉盖把持臂向下延伸设有一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位于第一液压缸一侧并与第一液压缸具有一第一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有杆端朝下设置在所述旋转台上,所述第一液压缸活塞杆端部为凸球面形状,所述旋转台上固定有一支撑架,该支撑架上设有一凹球面支撑结构,所述活塞杆的凸球面与支撑架的凹球面支撑结构对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缸套通过两个导向轴套滑设在该旋转台上,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缸套上端设有能穿入所述导槽的导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槽和导柱为相对应的锥台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结构为一具有弯月弧形的定位钢板,所述该弯月弧形绕设在第一液压缸的缸套一侧,并与缸套保持所述第一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两个导向轴套之间,并位于所述缸套两侧的旋转台上对应所述定位钢板的弯月弧形两侧分别设有一导向铜板,所述两导向铜板与定位钢板的弯月弧形两侧具有一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述第一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电极升降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旋转台的电极升降支撑体和垂直设置在所述旋转台上且底部与该电极升降支撑体连接的三个第二液压缸,每个第二液压缸上套设一电极升降立柱,所述电极升降立柱分别穿设于所述旋转台,所述各电极升降立柱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电极导电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导电臂由铜钢复合板焊接而成,其一端把持有电极,另一端连接水冷电缆;所述电极穿设在所述炉盖上设置的电极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各电极升降立柱与旋转台之间设有两组电极升降导向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94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锚固体流变拉拔装置及试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获取轮胎最大包络面的方法